本报北京3月22日电(记者刘志达通讯员高英雄)有关数据表明,我国以占全球6%的可更新水资源、9%的耕地,支持了占全球22%人口的温饱和经济发展,水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水资源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今天于此间召开的第十届“世界水日”和第十五届“中国水周”主题报告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指出,我国水资源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洪涝灾害频繁,防洪安全缺乏保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十年中,有六年发生大水,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二是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据了解,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目前,我国黄淮海及内陆河流域有11个省、区、市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确定用水紧张线,其中有9个地区低于严重缺水线。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400亿立方米;三是水环境恶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2000年污水排放量达620亿立方米,其中近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
为此,水利部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一要通过节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治污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二要从界定和明晰水的使用权入手,建立水资源的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形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三要改革水价形成机制,逐步建立不同来水年、季节、地区、用水量、水质、行业的差别收费制度和政策,通过调整水价,调动全社会节水的积极性。四要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五要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水利现代化进程。此外,还必须加快水利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