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1日电(记者 李志伟 特约记者 傅明毅)北京时间今日16时51分,“神舟”三号无人飞船圆满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在轨飞行期间,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证明这套系统完全能满足载人的医学要求。
“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是3月25日22时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飞船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共飞行7天,环绕地球108圈。
在轨运行期间,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与分布在三大洋的四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各地面测控站密切配合,对飞船进行了持续跟踪、测量与控制,向飞船发出了一系列遥控指令,确保飞船成功地实施了太阳能帆板展开、轨道机动、姿态确定、有效载荷运行等数百个动作。飞船绕地球飞行第五圈时,按照飞行控制方案,船载变轨发动机点火工作,飞船按预定计划进入工作轨道。29日和31日,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又成功地对飞船实施了两次轨道维持。
北京时间今日16时3分,当环绕地球运行最后一圈的“神舟”三号飞临南大西洋上空时,在大西洋海域待命的“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向其发出了返回指令。飞船随即建立返回姿态,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后穿越大气层,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草原上成功着陆。担负飞船回收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及时发现了目标,在陆军航空兵部队等配合下,对飞船返回舱进行了成功回收。科技人员在回收现场开启返回舱,取出细胞生物反应器和蛋白质实验装置,对其实施了保护措施并立即搭乘专机运回北京。
据了解,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各分系统和有效载荷性能稳定,运行良好,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和科学实验数据。飞船返回舱将在近日运回北京,由科技人员对飞船返回舱及科学实验仪器和样品进行技术分析和科学研究。飞船轨道舱继续在轨运行并进行多光谱对地遥感观测和地球环境监测等空间科学和应用试验。
有关专家称,“神舟”三号无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利用飞船开展的对地观测,空间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空间环境探测等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进行多学科、大规模和前沿性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标志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的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