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编纂小城镇志的构想

2002-04-06 来源:光明日报 傅崇兰 我有话说

编纂地方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志对区域研究和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与建设越来越具有重要作用。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的全国大规模的编志工作,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辖市、县,以及市辖区(台湾省暂缺)的修志工作,在中国历史上是规模空前的。

现已编纂出版的新方志,主要有市志系列、县志系列、大城市的区志系列、专志系列等。一些大城市还编纂了大城市通志,属宏观上驾驭大城市区域地方志的综合性区域方志。新方志规模空前,卷帙浩繁,整体水平超过各类旧志,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一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修志工作,对县情、市情、国情的把握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更符合实际,更具有科学认识价值,更符合区域研究的要求;二是新编方志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更深入,更具有开掘性,更丰富;三是新方志对地区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部分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关系及其运行轨迹的编纂,既具有分解性,又具有整体性;四是实用性是中国地方志的优良传统。新修方志继承和发展了中国方志实用性的优良传统。新方志的主要特点反映了中国地方志的时代性、科学性、分解性、整体性和实用性的特征和功能。

按地方志系列编纂的科学体系,并根据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编纂小城镇志越来越必要。主要依据有:

第一,事实依据。一九九九年底,全国建制镇有一万九千二百四十四个,总人口二亿六千三百九十五万。其中,县政府所在地的城镇有二千一百零九个,还有四百二十七个县级市的市区。除此之外,全国尚有乡政府所在地在内的乡镇、集镇近三万个。乡镇工业总产值和从业人员已超过国有企业。我国小城镇具备了初步的物质技术基础。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初、中级技术供给相对充裕,人口素质大有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小城镇发展,许多小城镇受到本地龙头企业带动,有些小城镇已不再是简单的农副产品集散地,而成为农村地域的经济文化中心。有些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一的行政中心转变为具有经济、文化等多种职能的中小城市,成为一定区域内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政策依据。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小城镇已获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小城镇已由过去主要是数量增长,转化为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综合发展。小城镇发展的重点是县城和基础条件好,有发展潜力的建制镇;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是经济,目标是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村地域的经济、文化中心。我国新的城市发展总方针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我国小城镇发展前景广阔。在这个时候编纂小城镇志是适时的。

第三,理论依据。小城镇志的基本理论依据有四:一是我国古代的方志理论是“资治、教化、存史”;我国近代的方志理论发展到区域理论。如梁启超提出:“中国之大,各区域遗传实况,环境之相互差别,盖甚赜。必先从事于部分的精密研索,然后可以观其全。……故夫方志者,非直一州一邑文献之寄而已。民族荣瘁,国之污隆,于兹系焉”(《俞绍宋〈龙游县志〉序》)。可见方志是一个个的区域研究,其成果可积累成一个整体,从而真正把握全国国情。二是城市与乡村结合理论。对工业化和信息化过程中产生的城乡差别,对于工业化进程中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可能用“消灭”的办法解决,只能走改革与发展的道路,即城乡结合的发展之路,使城市和乡村的优点和长处都得到发展。城镇化的历史证明,小城镇是城市与乡村共同走向现代化的载体和形式。三是区域发展的理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不能独善其身,而必须依托区域的发展,必须带动和辐射区域的发展。区域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城镇是区域发展的中心。四是自然地理环境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全国自然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差异很大,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都必须因山就水、因地制宜、巧于创造。

设立和编纂小城镇志势在必然,它来源于区域社会发展的现实,又为区域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归根到底编纂小城镇志是源于现实,服务当代,利在后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