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15日电 说起养生,人们容易联想到营养的摄取和各种健身活动。而在日前开幕的第二届世界养生大会上,住宅健康成为关注和研讨热点,被首次列入大会议题。与会专家提出:住宅建筑应当具有必要的卫生、养生功能,而不应有伤生、害生之隐患。
在大会举办的健康住宅专题报告会上,专家指出,住宅建设有责任确保人们生理的和心理的、社会的和人文的、近期的和长期的多层次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过于不当的城市建设行为,人类居住环境正在急速恶化:人口过度集中,城市建筑的高层化倾向,过分的人造环境造成土地失水性严重,热岛现象衍生,空调使用失控,能源浪费严重,城市气温普遍上升,居住条件恶化,环境污染,人际关系冷漠等“城市病”在蔓延,城市已不再是人、自然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乐园。让城市功能朝着人居健康的目标发展,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新课题。
在本次大会上有建筑学专家的论文指出,中国传统建筑学中的风水理论对住宅建筑选址、自然方位、水土质量、气流状况的重视都有其科学性。例如,风水理论主张选址以正阳方位为最佳,是因为从我国所处纬度来看,冬至时正午方向的太阳距离地面最低,阳光可以较多地射入室内,有助于提高室内温度;夏至时正午方向的太阳距离地面最高,炎热的阳光不至于直接或可较少射到室内;坐北面南的房屋由此可以收到冬暖夏凉之效。又如:风水理论认为在古河道的交会处不宜建造住宅房屋。现代科学证明,古河道的交会处,正是放射性元素沉积较多的地方,其中所沉积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铀和钍,二者的衰变物镭对人体危害极大。专家们提出,对中外古老建筑理论应遵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从中获取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