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四川农业大学从成都迁往二郎山下、青衣江畔的一个川西小镇。那时,整个学校除了原西康省政府的几栋简陋办公楼房外,就是一批热血沸腾的教师。地处偏僻,信息闭塞,能办好一所大学吗?能!四川农大凭着几代人爱国敬业、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川农大精神”,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40多年来,四川农业大学共培养各类人才3万余人,改革开放后,共取得科研成果450多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320多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所普通的省属院校,获得这么多国家科技大奖,实属不易;令人惊叹的是获奖科技成果70%以上得到推广转化,创造了300多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1999年,四川农业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成为全国四所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农业院校之一。
在四川农大采访,有一种感觉非常强烈,那就是在所接触到的每一个川农大人身上都洋溢着报国兴农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名誉校长杨凤教授1945年考取公费出国留学,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在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时候,周恩来总理发表了欢迎海外留学生回国效力,参加新中国的各项建设的讲话。风华正茂的杨凤听后热血沸腾,冲破层层阻挠,于1951年回到祖国。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他主持制订了我国及四川猪的饲养技术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结束了我国长期借用国外畜禽饲养标准的落后局面,填补了我国动物营养研究的空白。杨凤教授说:“一辈子干这项事业是中国的需要,值得。”
爱国爱校、扎根农业、敬业奉献、报效祖国的精神,也在中青年教师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校长文心田教授1987年被农大选派到德国汉诺威动物医科大学学习。他勤奋工作,受到德方教授的高度评价,决定延长对他的奖学金时间,攻取博士学位。此时,学校教学人手奇缺,来信希望他尽快回国。是拿到博士学位再回去还是很快回国?文心田按期回到了学校,他事后说:“当时思想斗争很激烈。但我想还是应按期回来,学校需要我,义不容辞。”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农大共派出各类出国人员388人次,其中85%学成如期归校。
学校从成都迁到雅安后,川农大人在这样一个落后、封闭、条件艰苦的地方白手起家,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开达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水稻研究时,经费少,条件差,犁田、挑粪、栽种、观察、收割他样样都干。为了加快育种进程,周开达一年中要分别在雅安、南宁和海南岛种三季水稻,为了赶时间,连泡种都在火车上进行。最苦的是观察花粉,必须在太阳最烈的时候进行,气温高,日照毒,一季试验下来,周开达全身被晒得又黑又亮,人也瘦了一圈。历经千辛万苦,周开达首创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率先探索成功杂交稻超高产育种新途径——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第一次创造运用生态育种法选育两系杂交稻,为我国杂交水稻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上世纪80年代初,以荣廷昭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主攻方向是玉米良种选育。玉米的选种必须是在正午太阳最火辣的时候进行,荣廷昭在玉米林子里钻来钻去,浑身湿透,叶子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痛,晚上回到家里浑身奇痒难忍,还要分析资料、制定试验方案。经过努力,他们终于创建了数量性状遗传研究与群体改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种选配同步进行的新方法,连续选育出川单9号、13号等玉米良种,为四川粮食生产在旱灾频繁的情况下连年丰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川农大取得的成果,是从田地里踩出来的,从畜禽舍里蹲出来的,从山林里钻出来的。川农大的老师们说:“川农大人不是苦行僧,提倡艰苦奋斗,是为了明天更美好。将工作、教学、科研放在了第一位,不以追求物质生活作为第一目标,这是川农大能取得突出成绩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