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不断的沙尘暴,使全社会更加关注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胡汉斌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等林业院校要适应这一新形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输送更多更好的专业人才。
两年前,北林大划归教育部。作为林业高校的排头兵,胡汉斌考虑最多的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学校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经过反复研究、实践,校党委确立了“质量、结构、特色、效益”的八字办学方针。
胡汉斌说,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特别是在办学规模明显扩大的情况下,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实施了教学质量一把手工程,校长书记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设立了百万元的教学改革基金,建立了新上专业建设基金和教材建设基金,实行了教师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聘请学生担任教学信息员,加大了对优秀教材出版的支持力度等等。这些措施的出台,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汉斌认为,调整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随着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断推进,对高等林业教育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结构的调整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专业结构、学科结构、院系结构,都需要按照新形势的需要而进行。他说,这种调整既要积极主动,又要科学审慎。根据这一原则,学校设立了一系列新专业,整合了一些院系,优化了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
特色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胡汉斌说,一所大学如果没有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难以立足。北京林业大学是从单一林科发展起来的,资源环境与森林生物技术是学校的特色。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交叉和新的生长点为发展主线,通过传统学科与现代生物、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有机结合,促进相应学科向智能化、自动化和基础性研究方向发展,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木遗传育种、园林植物、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等一批新学科点已形成显著优势和特色,在部分领域达到了国际同类学科的先进或领先水平。
办学效益是否得到提高,是衡量我们改革和发展是否成功的最根本的标准。胡汉斌说,只有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了,提高质量、调整结构、创建特色才能落到实处。经过努力,学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办学规模达到1万多人。学校自筹资金,新建了学生公寓和新教学楼,新图书馆楼也已动工。特别是教师住宅楼的建设,基本解决了教工的后顾之忧,成为稳定师资队伍、吸引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学校建筑面积是前几十年的总和,教工待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今年是北林大建校50周年。学校从建校之初的一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39个专业;从一年只有几十个毕业生,到每年为国家输送数千名人才,学校高质量地通过了“211工程”验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胡汉斌说,尽管学校的领导体制发生了变化,但为我国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宗旨没有变。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贯彻“质量、规模、特色、效益”八字方针,理顺规模和质量、教学和科研、学科和专业、特色和综合、学科与结构等方面的关系,紧密结合造林绿化、退耕还林还草的实际,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质量的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