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音配像工程推出的剧目,逐渐成为广大京剧爱好者追踪和关注的热点。在家中,有人观看音配像;在公园,有人学唱音配像;在票房,有人学演音配像——
83岁的退休教师孙长林,家住北京崇文区龙潭北里,他想换电视已经好久了,因为这台电视收不到戏曲频道。最近朋友们聊起戏曲频道播出的音配像节目,有多少个名家演出,有多么的声情并茂,他就插不上嘴。老人最终采取行动,买了台新电视,坐在家里欣赏音配像推出的三百多出精典剧目。
住在孙长林隔壁的原北京市铁路局干部李广富,也是戏迷,还能上台表演李少春的拿手剧目。他不仅按时把音配像的剧目录下来,还借助这些节目,把以往看过的老戏回忆起来,详详细细地做了记录。他对记者说,要把这些材料给学戏的后辈看看。
像这样热衷观赏音配像的戏迷大有人在。河北任丘市华油水电厂张凤琴,近日来北京看病,还不忘到正乙祠票房过把戏瘾,正好遇上了在那里采访的记者。她说:“经过‘文革’浩劫,京剧出现了演员断档、剧目断档、观众断档的情况。公开演出的剧目不过四五十出,观众也越来越少。现在音配像把许多以前根本没有看过的名家名作‘立’在了台上,就可以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世代流传下去。同时也巩固了老观众,吸引了新观众。”
音配像不仅让戏迷有好戏可看,也让戏迷有范本可学。近日记者和天津名票陈希墨通电话,他正准备马上到第二工人文化宫排演京剧《灞陵桥》。这出戏在天津已经没人会了,他是跟音配像这位“老师”学会的。“五一”期间,《灞陵桥》将在天津首次演出。天津京剧票友戏迷协会会长刘增介绍说,以前戏迷学戏,只能请老师,要花钱,还要找时间。现在音配像每天都在身边陪着你,不仅可以学声,而且可以学样,所以戏迷“彩唱”的多起来了。有了音配像这个规范的样板,现在连大戏也可以排了。
音配像的影响不仅遍及国内,而且远播海外。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出国较多,看到在美、法、日、新加坡等国的“京剧社”里,音配像很受推崇。许多海外侨胞收到亲友从国内转录和购买的音配像,如获至宝,分外珍惜。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依据音配像编排了很多剧目,其中有位大学生能独立唱几十出折子戏。他们还到日本进行演出,很受欢迎,也活跃了当地的京剧票房。
京剧音配像工程,鼓起了广大戏迷振兴京剧、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的劲头。四大须生奚啸伯的侄子奚延耆告诉记者,他还保存着奚啸伯的稀有唱段,希望音配像也能录制唱段短片。看到音配像挖掘出了这么多新剧目,家住天坛的老票友尹兆华,正在和附近正阳楼的经理商量,恢复原来在那里办的因剧目短少而荒废的“京剧沙龙”。画家王森画出了长达16米的“中国京剧名优谱”,在清末描绘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同光十三绝”的基础上,为1960年之前的130位戏曲名家造像。他说,这是受音配像戏曲音像工程启发,开展的戏曲美术工程。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