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平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
编者按今天,本报报道了南京军区某摩步师装备部原部长张永平的感人事迹。张永平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死比泰山还重。作为首批在地方高考中成绩优良却自愿从戎的军校大学生,他具有献身国防的高度责任感;在前线,他立誓“浴血疆场、尽忠报国”;他常说,献身国防光有热血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辛勤和智慧,让战斗力在科技创新中不断提升。张永平是科技强军的典范,是我军中青年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当今世界并不安宁。今日军营,是知识分子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国家和人民需要国防科研。这正是人们对张永平精神永不忘怀的原因之所在。
四十载的人生旅程,他走得实在太匆忙了!
南京军区某摩步师装备部部长张永平在上班路上突然晕倒,这天,是二○○一年九月二十八日。二十七日夜,他还在主持部党委会研究工作,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两点。
经过抢救,血压已降为零的他活过来了。
“我病得真不是时候。”这是在生命的最后十天里,张永平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吃力地拉着师政委朱生岭的手:“装备试点一大摊子事,我躺在这里心不安啊!”
人躺在病床上,心里却牵挂着部队。张永平每天给部里打电话,了解工作进展,并强忍病痛修改《现有装备形成作战能力试点方案》。
十月六日,他嘱咐驾驶员小陈:“你把油加满,明天我们到师里几个验收点上看看。”
第二天一早,小陈到病房来接部长。没想到八点刚过,张永平就因突发心源性疾病猝死,也就是俗称的“过劳死”,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噩耗传来,数千名官兵和家属自发要求参加悼念仪式,不少转业复员官兵辗转数千里星夜赶来为他们尊敬的师装备部部长送行。追悼会上,一位家属抱着张永平年仅九岁的儿子张程失声恸哭:“程程,哭一哭爸爸吧,你永远也见不到他了!”
“他是给累死的!”熟悉他的人都这么说。
一九七九年高考后,吉林省农业技术学校副教授张忠和儿子张永平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高考成绩超过本科录取线三十七分,却要去只招收大专的军校,这样会亏了你。”
“献身国防是最神圣的事,青年人应该为此而自豪。”
“边疆还有枪炮声,上战场是随时可能的。”
“真要有那一天,我决不会给祖国和亲人丢脸!”
这年,张永平高考胜出,档案很快被吉林水利电力学院调走。然而当听说军校将首次从地方高考生中招收学员时,他决意从军报国。
几经周折,张永平穿上了向往已久的军装,成为宣化炮院的一名学员。三年的军校生活,他年年被评为优秀学员。毕业分配时,张永平放弃了留校的机会,来到驻苏北某师修理所当了一名技师。
张永平很快成为装备业务的行家。一九八四年,部队接到赴边作战任务后,他割破手指写下了“浴血疆场、尽忠报国”的请战书。在前线,他怀揣遗书,冒着随时可能被敌特袭击的危险,和战友们一道收发、转运弹药3680吨,运送军械物资器材10万余件,有力保障了作战任务的胜利完成。在战火洗礼中,张永平光荣入党。
从导弹技师到仓库主任,从军械助理员到师装备部部长,张永平在偏僻艰苦的一线部队工作了整整20年。其间,调往大机关、大城市的机会曾一次次向他招手,可看到所在的部队确实需要,他又主动留了下来。
1999年一个冬夜,皖东某山区风雨交加。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密集的炮弹穿过雨帘夜幕,直扑10多公里外的目标。
“打中了,全打中了!”随着前方的报捷声,阵地沸腾了。张永平被官兵们抬起,高高地举过头顶。他在全军率先研制成功的“炮兵全天候自动化射击指挥系统”,极大提高了炮兵在不良天候下的射击精度,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永平常说,献身国防光有热血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靠辛勤和智慧,让战斗力在科技创新中不断提升。
近年来,他针对武器装备在科技练兵中遇到的诸多新课题探索创新,先后取得60多项科技革新成果,其中有11项获得全军和军区科技进步奖。如今,这些成果都已走出“试验田”,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当量元素”。
去年底,总部和军区组织对该师军事训练考核验收,新旧装备全部拉得出、打得响、打得准,参考的37个课题获得36个优秀1个良好,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师。
今年春节,7年没见面、长年患病的老母亲非常想念儿子,打电话让张永平回家看看。他到家没几天,得知师里要召开装备工作部署会,就强忍泪水提前赶回了部队。而这竟是母子俩的永别。
张永平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副教授,母亲是省优秀教师。“老人们太理解他了!”他的妻子胡文红含泪告诉记者,“永平上军校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怕影响他的学业不让告诉他。他去世的消息现在又瞒着母亲。22年啊,这一幕在我们家重现了。”
张永平欠亲人的实在太多了!
1991年,他因忙于工作三推婚期,请柬发了三次。儿子出生后妻子药物过敏,在手术台上昏死9个多小时,接到病危通知书他才赶了回去……张永平常说,领导干部是党的形象的代表者,必须以良好的官德人品为党争光,在奉献牺牲中实现党员干部的人生价值。当装备部长后,他每年手中都掌管着数百万元经费,可从不沾一丝一毫便宜。他家里至今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6张椅子竟有5个样子。胡文红随军后一直没有工作,他打个招呼安排一下并非难事,但他就是不开口。最后还是胡文红自己在连云港找到一份临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