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一天,我们驱车来到白沙瓦参观著名的“阿富汗市场”。该市场位于巴基斯坦部落区的入口处,以西60公里便是巴阿边界的开伯尔山口。市场得名是由于这里所售商品多从阿富汗走私而来,从家用电器到日常用品一应俱全,许多店铺也由阿富汗人经营。受阿富汗局势影响,市场较原来冷清了许多,不少店铺关了门,早先随处可见的买卖枪支的店铺更是不见踪迹。
从市场出来,一群阿富汗儿童就围了上来,我们不免有些紧张。这里是阿富汗难民集中的地方,一路上我们就看见不少散落在路两旁的难民帐篷,袅袅的炊烟混合着沙尘四处弥散。通常阿富汗小难民都是以乞讨为生,他们会指指自己的嘴巴,伸手索要几个卢比。但奇怪的是,这群阿富汗儿童没有一个向我们乞讨,而是友善地与我们握手,用英语同我们打招呼。几个胆大的还热情邀请我们到旁边的一个院落里看看。怀着好奇之心,我们走进了一个小铁门。
铁门内,是七八间土坯平房,院子很小。四顾之时,上百个阿富汗儿童涌了出来,原来这是一所阿富汗难民学校。它面积不过篮球场大小,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里面有几张破旧的桌子,学生大都席地而坐听课。正是课间休息时间,几名教师走来向我们介绍:这所难民小学已开办多年,共有1500名学生和7名教师,师生都是阿富汗难民。学生上学是免费的,由于没有课本和教材,讲课完全靠口授。校长告诉我们,学校资金匮乏,一位美籍阿富汗妇女的资助是学校唯一的经济来源,校舍的维修、课桌和教材等都无保障。另外,学校师资短缺,7名教师教1500名学生,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教师的月工资仅500卢比(1美元合60卢比),经常有教师迫于生计不辞而别。相当多的学生衣食不足、营养不良而无法专注学业,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一位年轻男教师良好的修养和口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叫哈立德,年仅17岁,4年前为躲避阿富汗战乱来到巴基斯坦。他说,也许他可以找一份更好的工作,但这些难民儿童让他割舍不下,因为他们是阿富汗的明天,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放弃他们。
我们提出和孩子们拍些照片,学生们立即围了上来。一个年仅7岁的男孩在拍完照后,小大人似地走过来,伸手向我们问好:“嗨,你们好。刚才把我照进去了吗?”得到我们点头答复后,他背着小手满意地走开了。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里,在他们天真的眼神里,丝毫看不到战争带给他们的创伤。孩子们是可爱、无辜的,他们应该有更美好的明天。
要离开的时候,校长对我们说:“帮帮我们吧,帮我们呼吁一下,倘若还没有人站出来帮助我们,也许明天这个学校就不存在了。”面对诚挚的校长和充满期盼的儿童,我们真感到有心无力,我们捐赠了几千卢比,对校长说:“给孩子们买些吃的吧。”走出校门,我们的心情格外沉重,对这些难民儿童未来的担心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