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刚有所缓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南部城市莱锡安5月7日深夜再次遭自杀炸弹袭击,16人死亡,60多人受伤。巴勒斯坦极端派哈马斯宣称对此负责。正在美国访问的以色列总理沙龙提前返回。
在美国的直接斡旋下,上周沙龙和阿拉法特各让半步。以军4月29日解除对阿拉法特长达4个月的围困和1个多月的软禁,而巴方同意交出以方点名的6名恐怖活动通缉犯。条件是交给美英,关押在杰里科的巴方监狱中。随后,以军和巴方达成解决伯利恒圣诞教堂围困危机的协议。
双方“体面”下台,这是各方意料之中的结局。至于是平手还是谁的失分多,各方心里有数,也就不必计较了。不过,从中人们再次看到了阿拉法特为了民族建国不惜以自身安危作斗争武器的坚韧,也再次领教了沙龙精明的强悍。双方都另有图谋,还要继续较量。
以色列虽然尚未承认巴建国,但实际上早就承认阿拉法特的元首地位。用武力把一国总统围困软禁,大兵隔墙而立,这对任何民族都是无法容忍的奇耻大辱。更何况,还要阿拉法特交出身边的亲信“通缉犯”,这更是一种令任何人都难堪的人格挑战。对以色列来说,1年半遭60多起自杀恐怖袭击,死亡400多人,公民如惊弓之鸟,安全无保障,经济遭重创,这也是任何国家无法忍受的。
对沙龙来说,虽然他国内支持率高达8成,但他明白,那是对恐怖袭击的憎恶,而不全是对他个人的支持。他去年2月上台后的安全承诺全部落空,若制服不了巴方的恐怖袭击,他无颜面对选民,政治生命也面临终结挑战。他知道,以他的强硬和谈条件,巴方更不会接受,他寄希望于用军事隔离来维护安全,继续强硬反恐行动,到明年任期满体面离任。
对内,沙龙正受到前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有力挑战,沙龙现在并不把左翼工党联盟放在眼里,以色列历来左右翼势均力敌,然而在暴力冲突下,右翼人气上升,左翼阵营领导人没有一个能和他叫板。即便工党退出联合政府,他也早就作了和右翼宗教党派组阁的防范措施。国难当头,左翼担心若退阁,失分会更多。
以色列人此时颇怀念内氏,他虽然提出“安全换和平”、安全和撤军挂钩等令巴方痛恨不已的钳制策略,但他当政期间,实施的巴以协议最多、恐怖袭击最少、安全状况最好。现在,他的支持率高达9成,超过沙龙。内塔尼亚胡作为当年以色列最年轻的总理,正踌躇满志,他并不急于接目前这个烂摊子。他连连出访美欧等游说,寻求支持,协助政府度难关,也为自己增添政治资本。
沙龙是战场奇才,强悍果断,战功屡屡。当然这在巴方眼中是“屠夫”。他从政后,敢说敢为,被政敌讽为“暴怒公牛”。他并非只是一介武夫,沙龙担纲利库德后,充分显示他的老辣精明谋略。他利用巴方拒绝巴拉克方案,访问阿克萨清真寺引发巴方起义,击败大选从未失手过的巴拉克上台。他对巴方起义,并非一味铁拳镇压,而是顶住国内极右翼的压力,采取精确报复的克制镇压。然而,面对巴方更大反抗,巴以安全合作中止,起义从石块向真枪实弹、自杀爆炸发展,沙龙采取步步紧逼,压阿拉法特“管好后院”的军事行动。同时,他不失时机地提出反恐与和谈挂钩的和平建议,甚至放言愿出席阿盟首脑会议。
尽管沙龙和阿拉法特都在嘴上早就把对方干掉了100回,但明眼人都知道恶语诅咒不过是逢场做戏。沙龙很清楚,阿拉法特目前仍然是无可替代的巴领袖及和谈中流砥柱。权衡利弊,阿拉法特的离去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他们如武林高手,无可奈何地研究和化解对方的致命死招。每次恐怖袭击都让沙龙更加振振有词,也再次证明武力解决不了争端。
沙龙对阿拉法特和巴区的军事围剿,引起世界公愤。美国眼看阿拉伯世界的义愤,已影响到美国的反恐联盟和对宿敌伊拉克的行动,布什政府不得不调整“超脱”的中东政策,加大对巴以冲突介入。美国副总统、国务卿、中东特使连连出访中东,压沙龙尽快撤军、和谈。然而,沙龙对反恐行动有恃无恐,抓紧时间军事围剿,令鲍威尔等空手而归。在布什总统的一再要求下,在美国压巴方见效而且军事行动已基本完成后,他才让步。毕竟,他不能得罪美国,也必须给阿拉伯温和派面子。此次沙龙第五次访美,向布什提交巴当局参与恐怖袭击的91页的证据及他的强硬和谈方案,他访美激化了美国内部对巴以政策的分歧。
沙龙虽然一上台就要求布什不要过多干预巴以和谈。然而,18个月的暴力冲突已严重伤害双方的信任及左翼势力,没有国际干预,巴以已无法自己解决争端。沙龙希望美国对巴方施加更大压力,获得更多承诺。当初,克林顿总统许诺400亿美元才搭起美以巴首脑会谈框架,布什上台后宣布不承认克林顿的承诺。精明的沙龙和阿拉法特都在等待美国更多介入,有明确的政治军事担保和经济承诺。
许多人曾经困惑,为何巴以和谈8年重返暴力,为何巴方拒绝巴拉克让步空前的方案。巴以冲突有着更深的背景,双方内外条件不成熟,和谈就不会水到渠成。
中东几乎每8年爆发一次战争和冲突,巴以和谈也历来是打打停停,无论闹多凶,双方还得收拾残局,重返和谈桌边。犹太人实现了千年建国梦,巴勒斯坦人还在为建国理想奋斗。双方都明白,犹太人的真正解放,以色列真正成为犹太人的乐土,只能是在阿以民族平等和平相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