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法国式民主的困境

分裂的意识 分裂的人群
2002-05-1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巴黎记者 何农 我有话说

法国大选终于尘埃落定。5月5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新一任总统选举结果揭晓,希拉克果然像世人所料,在第二轮投票中以82.1%的高票当选连任,勒庞得票17.79%,另有20.29%的选民没去投票。

最富有戏剧性的选举

在4月21日第一轮投票之前,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最为乏味和平庸的选举。这是因为,两个主要候选人,现总统雅克·希拉克和现总理若斯潘的政见趋同,再加上两人已经“左右共治”了5年,选民们对他们的政纲和执政方式十分熟悉。但因为16个候选人中没有谁可能在第一轮中以超半数的得票率当选,以致于当时所有的民意调查都认为,他们真正的对决应是在第二轮投票。谁也没想到极右派政党“国民阵线”候选人让-玛丽·勒庞异军突起,在第一轮投票中以16.86%的得票率,排在希拉克后面,名列第二,将已经执政5年的现任总理、左派社会党候选人若斯潘淘汰。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极右势力和传统右翼势力一起进入总统大选第二轮。与此同时,第一轮还有两个数字也很重要:另有极左的3个总统候选人总共得到了10.5%选票;28.44%的选民没有去投票。约三分之一的法国人投票给极右或极左候选人,另外约有三分之一的法国人不去参加第一轮投票,两者都创下了纪录。这被欧洲媒体和老百姓称作“政治地震”。

极右派的勒庞进入第二轮,使得本来是最平淡无奇的这次总统选举,变成为最富有戏剧性的一次。左派的几乎所有政党,为了阻挡勒庞向总统宝座进军的步伐,不得不在5月5日第二轮投票中,“两害相权取其轻”,呼吁自己的选民投票给他们的政敌希拉克。同时,为了避免过高的投票缺席率,各派都呼吁选民们积极参加第二轮投票。以致于希拉克在第二轮中得到了西方选举中罕见的高支持率。

法国式民主遭遇困境

为什么以包容多元文化、民主体制成熟著称的法国会发生这个现象?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和选战的某些偶然因素外,恐怕还要从法国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民族心理中找找原因。

世界上好像没有一个国家会像法国一样,让选民们对竞选总统的16个候选人一起投票。有些候选人仅在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上有一些并不完整的方案,就拿出来当作自己的竞选纲领,而同时对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毫无见解,更不用提法国对外政策。例如,老百姓俗称“钓鱼党”的“狩猎、捕鱼、自然与传统组织”的候选人的主要竞选纲领是:大规模土地整治、城乡平衡、承认选举中的弃权票。另一个右派的独立女性候选人的主要竞选纲领是:必须在家里照顾幼儿而放弃工作的父、母亲,可以领取75%的最低工资,而且从第一胎起就要实行。还有一个左派激进党候选人,主张所有学生也可以领取最低保证工资、所有托儿所、幼儿园免费、担任企业老板的最低年龄限制下降到17岁、所有退休者可以领取不低于最低工资水平的退休金……这三个候选人的得票率一共超过了7%,约有220万张选票。你说他们没什么影响力?若斯潘就是因为不到20万张选票,输给勒庞的。即使勒庞,除了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退出欧盟”、“恢复死刑”、“法国人优先”等蛊惑人心的口号外,并没有什么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施政纲领,在电视上面对记者有关的提问不得不经常偷换概念、转移话题,以致于投他票的选民也承认他们选择的是“乌托邦”。民主搞到这个程度,连法国几个世纪以前最富想象力的民主启蒙学者们,九泉之下都会感到难过的。

法国人并不珍视自己拥有的一切。这是因为,法国太得天独厚了,法国人太幸运了。一个54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却拥有第一流的地理、自然条件,他们并不觉得这是上天的恩赐,也并不珍惜。有引以为荣的历史、有优越于左邻右舍的人文和物质资源,所以法国人今天的上进心、责任心普遍不强。表现在大选上,就是很多人把投票视同儿戏,滥用自己的民主权利,不负责任,缺乏起码的庄严感。大选或全民公决的结果大出意料,此次已经不是第一次,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只不过就是以前大都有惊无险,此次却真的让很多人后悔投错了、或没投自己那一票。法国人的政治道德和公民责任感实在太差了,他们正在为此付出代价。但是,可以肯定,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吸取教训,何况还有许多政客愿意利用法国人的这个缺点。第一轮投票之后,希拉克呼吁法国选民第二轮投票一定要去,说“共和国在你们手中!”那意思是说如果你们不选我,国将不国!其实共和国一直在选民们手中,只是以前从来没人提醒罢了。

法国人真的总是比较激烈和极端吗?人们的印象中好像并非如此。但法国肯定是一个革命性、斗争性很强的国家。这首先要提到1789年达到高潮的法国大革命。1787至1792年间,通过数次暴动、战争和随之而来的恐怖统治,最终推翻了封建、建立了共和。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共和制度都是通过这样血腥的历史而实现的。1968年,法国也爆发了迄今为止西方国家中规模最为庞大、最暴力化的学潮。法国式的民主喜欢在大街上体现。法国人更愿意通过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情绪高昂的、街头的活动表达自己的政治倾向,而不是通过法庭和投票箱。这是法国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法国人享受民主的方式。针对第二轮投票,一位左翼政党领袖呼吁说“无论这之前拥护谁、属于哪个党派,为了阻挡极右派,5月5日全法国都要与希拉克站在一起,即使5月6日我们就与他分道扬镳!”

以排外、种族歧视起家的极右派候选人进入总统大选第二轮后,冷漠的法国选民们好像如梦初醒,纷纷重操旧道,上街抗议。据警方数字,自4月21日第一轮结果出来,到5月5日,全国已有超过300个城镇、250万人次的人上街游行示威,其中绝大部分是反对极右势力的、20岁上下的年轻人。另外一个总统候选人希拉克断然拒绝按惯例和勒庞进行直播的电视辩论,称和一个言论极端的人没什么好说的。勒庞痛斥“希拉克不敢和我辩论是因为自己丑闻太多,怕被我在公众面前连揭老底、无法招架。”并责问“民主何在?”

法国人用自己的手选出了勒庞,然后又后悔、对他人人喊打,用不那么民主的方式对待他。勒庞到底是得了500多万张选票的总统候选人,还是人民公敌?倒是已经破了总统梦、但在5月5日之前还承担着总理职责的若斯潘的部下表示“政府有责任保护总统候选人的人身安全”,为勒庞加派保镖,表现出对民主起码的尊重。

从现在开始反对极右派

勒庞有一个常挂在嘴边的口号“工作、家庭、祖国”。这让人想起了法国1940至1944年间的历史。当时,法德协定把法国一分为二:德占区和由法国人拥有完全主权的、首都设在南部小城维希市的“维希法国”。这段和侵略者联手把自己的祖国分而治之、和平共处的历史,不仅在二战中的欧洲独此一家,也是法国现代史上最耻辱的一页。当时的维希政府就把“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立国之本改成了“工作、家庭、祖国”。而利用暗喻启发听众,是勒庞在演讲中屡试不爽的拿手好戏。

一位在左翼政府内服务多年的政治活动家对记者说,第一轮投票出人意料的结果,和在这种情形下第二轮投票20.29%的缺席率和极右派17.79%的得票率,体现了法国社会早已存在的深刻分裂。这种分裂不是地域上的,像德国(冷战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德)或意大利(由于自然条件差异等造成的南、北意大利);也不是传统上的保守或自由、右翼或左翼,像英国、西班牙。法国的分裂,是思想意识、世界观的分裂;是法国人如何认识他人、认识自己的方法方式的分裂。分裂的双方平行存在,几乎没有可能相遇、相交。这种分裂一定会对法国的民主制度造成致命的损害。他并指出,法国这种独特的分裂“有传统”!

为什么反对极右派?有人说,因为今天欧洲这个社会已经是一个“离不开移民的社会”,极右派主张驱逐移民,所以我们反对。但仅仅如此就够了吗?有识之士指出,极右派的实质是对历史的反动,是历史倒退。表面上看,今天极右派反对的是外来移民,但下一步、下一代极右派,有可能就会回到“种族优劣论”,有可能就会用暴力甚至屠杀消灭“劣等民族”的社会存在;面临极右派威胁的,不仅仅是欧洲外来移民的身份,而是各民族平等相处的价值观念。

从哪里着手反对极右思潮?法国的政治地震发生后,除了勒庞和他的选民外,其他的政治家们或在窃窃私喜,或在相互埋怨;选民们则或在弹冠相庆,或在痛定思痛,好像还没有人就这个问题作出认真的建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