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聘教授夏家辉、陈竺、舒德干、张伟平、李小文……他们是在世界科技前沿独领风骚的佼佼者,他们的名字与一项伟大的计划联系在一起,那就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即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就是生产力。而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和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高等学校加快人才战略的实施步伐,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1998年,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共同筹资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一项跨世纪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由此诞生。
作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率先启动的重要项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包括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和设立“长江学者成就奖”两项内容。该计划第一期,将在3—5年内在全国高校的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中设置500—1000个特聘教授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招聘条件,由获准设岗的高校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特聘教授。学校遴选、推荐的特聘教授候选人经同行专家评审、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通过后,由学校与之签订聘任合同。特聘教授在任职期间如取得重大学术成就,还可获得每年颁发一次的“长江学者成就奖”。
著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称作“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创举”。之所以这样说,就在于这项计划的宗旨是延揽大批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参与我国高等学校建设,带动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若干年内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为保证特聘教授的高质量和遴选制度的客观公正,“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高层次专家评审制度。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同行专家评审会议对特聘教授候选人的通过率一般为40%左右,而对这40%,由杨振宁、朱光亚等国际著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还要再淘汰1/3左右。
科学严密的聘任管理机制保证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高层次、高水准,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配合“211”工程建设,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和重点学科解决“见物不见人”问题的关键措施。据统计,在1998—2000年间,教育部共组织专家对近200所高校申请设置特聘教授岗位的千余个学科进行了4次评审,从中批准了114所高校的689个学科设置特聘教授岗位。而在1999—2001年间,共有69所高等学校聘任了412位特聘教授。他们平均年龄40.5岁,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05位,直接从海外回国应聘的114位。此外,还有12所高等学校聘任了33位讲座教授。先后有6位优秀学者(或其科研集体)荣获第一、二、三届“长江学者成就奖”。
翻开“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名单,你会发现这的确是一个群英荟萃的群体。他们中有来自美、英、日、德等世界知名大学的教授、研究员,更有一批在国际学术舞台已经颇有建树的杰出人物。
3年多来,该计划在江泽民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和高度重视下,已成为海内外公认的人才品牌。如今,高等学校把拥有特聘教授岗位和长江学者的数量看作评价学校实力的重要标志,海外优秀学者则把应聘长江学者作为回国创业的最佳选择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激励、支持了大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在科研和教学岗位上奋力拼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1998—2001年,共有11位“长江学者”的12项重大突破性科技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其中,西北大学特聘教授舒德干1999年和2001年分别因发现迄今世界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发现新的后口动物门而两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贺林,因成功发现并克隆了导致“A—1型短指(趾)症”的IHH基因,入选2001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01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长江学者的卓越工作得到了国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到目前为止,已有6位特聘教授或“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当选两院院士;20位特聘教授被科技部聘任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立意高远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像她所预期的那样在中国高校激起了层层波澜。由于克服了长期困扰高校人才成长的人事制度的弊端,参照了国际通行做法,其核心内容——在高等学校建立实施特聘教授岗位制度,以及这一制度所遵从的基本原则——“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显得难能可贵。
观念更新带动了制度创新,据教育部有关人士介绍,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已按照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思路进行了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高校教师的整体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与此同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成为高校推进高层次人才工程的催化剂。广东、福建、四川、湖南等省分别在省内高校实施了“珠江学者计划”、“闽江学者计划”、“天府学者计划”、“芙蓉学者计划”等,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河南、浙江等相继建立了省内特聘教授制度,许多高校则建立了校内特聘教授制度,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高层次人才选拔和引进办法,如清华大学的“百名人才引进计划”、上海交大的“辉煌工程”、复旦大学的“世纪之星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