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梧桐叶茂引凤来

2002-05-29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吕志豪 罗静 我有话说

连续8年各项主要办学指标名列国内前茅:1992年至1998年的7年间,SCI论文数每年居全国榜首;5年来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126项,39人获国家“三大奖”,8人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6项……南京大学以骄人的成绩展示着独特的魅力。

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一大批青年才俊的辛勤耕耘,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和招揽,又得益于南京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完善的管理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激励机制出成效

为了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南京大学从1995年开始设置青年教师奖教金,每年对评选出的200位青年教师给予奖励,对获得省和国家优秀教学奖的教师,学校给予重奖。

1996年,南京大学实施了基础研究津贴,凡在基础研究方面做出贡献者每人每月可获一定数量的津贴,优劳优酬。让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在南京大学的天地里不仅有施展身手的空间,更能获得与其付出相应的回报。近5年来,学校用于各种培养、奖励等方面的投入达6000万元。

南大人事处副处长周义安介绍说,南京大学率先在江苏高校中实施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以岗位职责的重要程度来定津贴,拉大人员分配的差距。被聘上重要和重点岗位的每年可获得3—5万元的津贴,岗位津贴最高的是最低的10倍,充分体现了公正、公开和公平的竞争原则。

栽下梧桐搭舞台

徐强博士是2000年10月被引进到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的,他清楚地记得,尽管当时学院办公用房很紧张,但还是想方设法挤出两间88平方米的地方,为他装修成实验室。院领导还在新科技大楼的规划中给他划出了200平方米作为新的实验室用房。仅一年多时间,分子药理实验室科研设施都配备齐全。徐强动情地说:“我之所以选择南京大学,看重的是她良好的学术环境。”就在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徐强在SCI索引源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

南京大学对于人才在事业上的支持和在生活上的关心,促使了一批杰出人才的加盟。2000年3月,以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心血管实验室主任刘建宁博士为首的科研团体加盟南京大学,成立分子医学研究所。到目前为止,该所共有留美回国的教授6人,其中5人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年龄均在40岁以下。为给海外引进的人才创造合适的科研“土壤”,学校三年内给予分子医学研究所2000万元的投入,在实验室用房、配电等方面按照教授们的实际需要尽可能满足。建所一年以来,研究所成果显著:与生命科学学院朱德熙教授合作的“尿酶原结构功能研究”的课题,获得了200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抑制血管内皮干细胞生长及迁移的多肽及其生成的多肽及其制备的方法和用途”专利一项,获准承担江苏省重大科研项目两项。

学术梯队重建设

1992年,南京大学开始跨世纪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入选对象全部在校内产生,要求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和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经过近10年的选拔培养和流动管理,有98位青年学术骨干顺利闯关,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南京大学60多个博士点的新一代导师。这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在各个学科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9人受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人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基金资助。在一些重要领域,他们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来自物理系的王牧教授在物理学前沿学科凝聚态物理铁电薄膜方向与闵乃本院士合作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关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好评,王牧因此被教育部评为首批特聘教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