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再就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力促进再就业”
2002-06-0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吕贤如 我有话说

记者: 您作为研究就业问题40多年的专家、中国第一本劳动就业教材的作者、北京市劳动保障局的政策法规顾问,请谈谈该如何认识扩大再就业的经济意义。

刘庆唐: 下岗再就业问题的出现,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普遍现象,只是外国称为减员。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必然出现旧岗位的淘汰、新岗位的产生,工人就必然要转岗,这是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劳动力配置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据估计,发达国家有1/3到1/2的就业人员属于从旧岗位转移到新岗位的非新生劳动力。发展中国家搞现代化,必然出现下岗再就业,这是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

记者: 就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看,还存在哪些下岗再就业的必然性,或称特殊性呢?

刘庆唐: 首先,这主要是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我估计,在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全国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中的冗员至少有四五千万人。向市场经济转轨,要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减人增效。

其次,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用人机制就要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从计划安置型向厂商安置型转变。即是否用人,用多少人,取决于他创造的价值是否大于他本身所需的成本,企业的人员多余,就必然出现下岗再就业现象。

记者: 您如何评价我国下岗再就业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刘庆唐: 朱镕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2001年的工作时说,“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快。”“企业重组、改组工作积极推进。一批资源枯竭的矿山和严重资不抵债而扭亏无望的企业,通过关闭、破产退出市场。”我认为,当前企业减人增效的目的已经初步达到,下岗再就业工作的最大效果是初步实现了企业减员的平稳过渡,为实现企业用人从计划分配型向市场配置型的转换、为实现企业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记者: 社区服务、餐饮、商贸等服务业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主要领域。最近全国服务业工作会议提出“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近期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该如何认识这一举措对于发展经济的意义?

刘庆唐: 这主要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意义。从统计资料看,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9.9%、17.9%和12.2%,到2000年底,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0%、22.5%和27.5%,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

但是发达国家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为2%至3%、20%至30%和65%至75%左右,中等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在50%以上,这说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还需继续调整。所以“十五”计划纲要提出,2005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的预期目标分别为44%、23%和33%。

再就业的主导方面是三产、社区就业。下岗职工中的不少人由于有经验、有技能,而大显身手、成为这方面的老板、厂长,在促进就业结构现代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随着下岗职工从事劳务产业人员的不断增长,他们在这方面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者: 为什么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越高,产业结构就越先进?

刘庆唐: 第一、二产业满足人们物质、生存需要,第三产业满足精神需要。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精神的需求就越多。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草稿中说,“社会用来生产小麦和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愈少,用来进行其他的生产——物质和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愈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有什么样的生产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越多,说明第一、二产业需要的人员越少,说明生产效率越高。

记者: 请概括一下下岗再就业的经济意义。

刘庆唐: 下岗再就业的经济意义主要是三方面,一是解决了我国体制改革中最大的难题,为不断深化改革创造了经济社会条件;二是可以满足社会对于扩大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需要;三是可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后两点都将增加扩大内需的能力,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