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道德岂可“按质论价”

光明论坛
2002-06-06 来源:光明日报 王世昌 我有话说

不久前,上海一家企业创立了“道德银行”。凡员工每做一件好事,都由企业人事部门开出一张“支票”,让员工存入“道德银行”。银行的“道德存款”积累到一定程度,员工就可以兑现奖品和物质奖励。湖南一地区也推出了类似的“道德银行”。“储户”(志愿者)将自己做的好事,作为“道德资产”存入银行,以图日后回报。

“道德银行”的确是件新鲜事。用开办“道德银行”的方法来激励人们奉献爱心,呼唤道德回归,抑制道德的“沙化”,用心可谓良苦。然而笔者总感到这种“道德银行”有把道德“按质论价”的嫌疑。试想,一旦道德成了物质诱饵下的“新生儿”,道德还会纯洁崇高吗?如果人们在奉献道德时,总想再把它捞回来,这还有多少道德成分可言?用专家的话说,“道德银行”有可能造成“价值对等交换的道德予取纯市场化”的错误导向,甚至会把道德引入歧途。

在等价交换观念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究竟怎样铸造社会道德大厦?如何唤起人们的道德良知?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面对社会上日趋严重的缺德失信现象,有些人不去研究症结所在,不去反思改进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而是把道德水平的提高寄托在金钱的刺激上,把道德与功利挂起钩来,让钞票“打头阵”,忽视或放弃思想政治工作,使道德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色彩。尽管金钱驱动有时也能获得效果,但它容易给人一种误导,似乎市场经济一切都讲等价交换:我奉献爱心,你就得给我回报。在这里,将道德行为完全变成了交易行为。

当然,社会不能让有德者吃亏。对那些道德高尚者,理应给予必要的回报,以激励更多的人向他们看齐。但这种回报绝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补偿,更不是要把道德市场化。事实上,道德是一种不图回报的甘愿付出,是一种融入人们骨子里的内在修养,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许多人在帮助他人、奉献爱心时,并没有想到要什么回报,而仅仅是一种道德良知和做人的追求。我们不能用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他人的道德付出,也不能简单地用物质奖励的办法去回报善良者。

社会道德进步,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但道德的养成却需要教育。金钱买不来道德,也代替不了教育,更不能用金钱作诱饵,让人们去索要爱的回扣。

建立“信用中国”也好,培育人们的良好道德习惯也好,潜移默化的熏陶是基础,优化道德环境是条件,每个人从我做起是关键。不断改进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实行“德法并举”,使道德变得可亲、可信、可学、可行,道德岂有不回归之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