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不是“流失”,是市场配置

观察窗
2002-06-10 来源:光明日报 高英雄 我有话说

前不久,笔者供职的高校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位在国内会计学领域颇负盛名的教师辞去系主任之职,受邀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去了。有同事评论道,这位教师的离去意味着会计学专业在我们那所学校的“终结”。

高校教师的此类“流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现象。我所了解的新闻学领域,近年来就有社科院新闻所孙旭培教授“流”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童兵教授“流”到复旦大学等。这些教授学者都是我国新闻学界的权威人物,在新闻学科领域各有建树。从各方面搜集到的信息来看,其他学科领域“流失”的优秀教师也大有人在。

他们为什么“流失”?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按照国人的惯性思维,这些“流失”的教师要么是在原单位“混”不下去了;要么是新单位给了他们更多的好处,这是一种肤浅的看法,甚至可以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们应该把当前一些高校优秀教师“流失”的现象放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宏观背景下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历经这么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市场。在这一市场中,同类高校之间在学科水平、科研力量、科研成果等方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直接影响到学校声誉、生源、课题经费等,并且最终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高校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对高校而言,拥有了某一学科领域的重要人才,就等于拥有了在这一学科领域的声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因而,高校之间重金“挖角”的现象愈来愈多,这是优秀教师“流失”的社会根源。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高等教育市场中,教师是一种资源,他们通过教学、科研这种特殊的方式“生产”效益。高校的优秀教师,特别是那些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所建树的学者,更是一种稀缺资源,他们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他们的知识就是他们的财富。稀缺资源成为“抢手货”这恐怕不是什么新鲜理论;因为“抢手”,所以“流失”,这也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道理。翻一翻近年来的《光明日报》,高校招聘教师的“启事”屡见不鲜,而且明码标价:硕士、博士、特聘教授、院士,一级一个坎,待遇逐级递增。其实,他们的待遇是在按稀缺程度逐级递增,这是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因而,高校优秀教师“流失”,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