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电教馆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对罗湖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评审考察后,将该区确定为全国“宽带城域网实验基地”。专家教授们经过评审考察后,一致认为:“罗湖宽带教育区域网的构建与实施模式,在国内同类项目的设计、建设和应用中属领先水平,为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罗湖人是怎样跑在时代发展的前面,占领教育信息化这个制高点,谱写科技强教新篇章的呢?记者近日在罗湖进行了采访。
“我们要实现罗湖教育现代化,只能在‘软’、‘硬’件上同时下工夫,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因此,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依靠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就成了我们的必然选择。”罗湖区教育局局长叶子强这样告诉记者。
罗湖是深圳的老城区,现有59所中小学,且大部分是在1990年以前建成的。学校的设施普遍比较差,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扭转这种落后局面,罗湖区教育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网络罗湖”的总体规划之中,确立了罗湖教育“十五”期间“抢占教育信息化”制高点的发展思路,提出由教育信息化带动罗湖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后,确立了“分层分步讲效益,效益第一;建网建库建队伍,队伍先行”的指导思想,在设备投入上不搞一次到位,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和技术的发展,“步步跟,步步高,年年新”,逐步扩充,把设备淘汰的风险减少到最低点。他们选择通过深圳市有线电视天威数据网构建宽带区域网,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全部信息点有源交换的宽带“校校通”。实现“校校通”后,每所学校的上网费用每月仅600元,平均每所学校资源软件建设仅花费2万元。两年来,他们仅投入2900万元,就建成了57个校园网、教育网络资源中心和网络实验室,建成了罗湖教育信息网站平台和学校通用网站,开通了罗湖教育信息网,构建起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宽带教育区域网,实现了全区中小学的联网和大范围的资源共享。
在抓软硬件建设的同时,罗湖人更注重培养高素质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队伍。
罗湖区教育局建立了区、校两级培训体制,对全区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早在2000年,他们就对全区3000多名45岁以下的教师进行了计算机初级培训和考试,对骨干教师进行培训达2600多人次,并先后举办4期校长网络培训班,对全区160多名中小学校长、书记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到2001年,全区近半数的教师通过了计算机的中级考试,有近60%的教师能比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自制多媒体课件,进行网上教学。两年来,罗湖教师还成功地制作出了1300多个课件,其中10个课件获得国家级奖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在罗湖区的的教师中,已涌现出一大批专家型的信息技术教育人才。
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应用是目的。罗湖区把信息技术的推广与提高,并由此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作为推进信息教育的最终目的。他们从2000年秋季起,就在小学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一个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在电脑上打字,上网,寻找信息,编排作文小报,发电子邮件,已娴熟自如。同学们在网上学,老师通过网络教;信息技术的推广与普及,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增强了学生应用网络收集信息与应用信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据了解,2001年,罗湖高考、中考成绩获得大丰收,高考有5位同学成为深圳单科状元,其中一位还是广东省单科状元。据统计,罗湖区中小学生近3年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中共获奖7151人次,其中国家级奖励2532人次。该区教育实力整体增强。目前,在全区59所中小学中,仅市级以上学校就达到27所,其中国家级1所,省级学校10所,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市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