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徐文荣办学记

2002-06-18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叶辉 通讯员 刘志江 我有话说

浙江省最大的希望工程

耗资2亿元,历时一年,浙江省校园规模最大的高中——占地580亩,拥有54个班级的横店中学在一片黛色的山坳中耸起,民办学校,公办收费,因此该校被称为“浙江省最大的希望工程”。

横店高中是横店集团董事局主席徐文荣办的第5所学校。10年间,他已在教育上投入4亿元巨资。

徐是个传奇人物。一个山村书记带领着农民经过20余年奋斗,企业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乡镇企业集团之一;建起世界最大的磁性材料基地,横店因此成为“世界磁都”;他投入20多亿元把横店的山水重新安排,建起了亚洲最大的影视城,横店从一个村镇成为现代化城市……

在许多个之“最”中还包括教育上的全国之“最”。

5月中旬,记者走进横店高中。9万平方米建筑,超过国家重点高中标准配置的46个特种教室和仪器实验室的科技大楼,藏书10万余册的图书大楼,学生宿舍全配有空调、电话,学生4—6人一间……

校长张劲告诉记者,计划内招生完全按公费标准,不收赞助费;学生家庭困难的,每月还发给补助费320元,已有43名学生享此待遇;优等生学费全免或减免,毕业后愿到横店集团工作的可向集团教育基金会申请助学金。

徐文荣的解释:共富共享

徐少时家贫,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徐对此深感遗憾。横店致富后,他把自己的遗憾化作爱,洒向他的后辈——让横店人有书读。按他的社团经济理论解释:共富共享。

1991年,徐创办了第一所学校:技校。此时横店初中生升学难,“孩子们呆在家里会出事的。”徐说。“企业也缺人才,让他们上技校吧。”他决定,技校毕业生全部由集团包分配。

横店发展太快,尽管人才大量引进,尽管徐每年花200多万元送职工去培训,但人才还是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能不能自己办大学?

1994年,徐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镇企业大学——横店科技专修学院。此举在国内引起轰动,台湾陈立夫获悉,亲笔题词一联派人送来:人生最大的乐事是为他人解愁为他人解难。

1996年,他出资2000万元办起了幼儿园。现幼儿园已走上了特色办学的新路,并被列为浙江省15所示范幼儿园之列。为了办学,徐倾尽心血。办技校,他四处活动,挖来年轻的校长王连德;办大学,他四处奔波,请来了名校校长俞鉴康担任横店大学校长;筹办高中,他废寝忘食,从校址踏勘、设计方案到资金到位,亲自抓。

办学上,徐坚决主张低收费。技校初办,校领导想多收费,他不让。“我们是社团经济,共富共享嘛。”

没想到,“共享”竟会“享”出麻烦。某日,技校校长找到徐:物价局以收费太低,属不正当竞争为由处罚该校。

接过罚款通知单,徐一脸迷惑:“少收钱也要罚款?那……那就按国家规定收钱吧。”

从此,各校都按国家规定收费——按最低标准收费。

“遗产不遗子女,全部捐献教育”

学校办起来,横店的孩子有书读了。徐逼着员工也去学习。他下死命令,集团内部50岁以下的管理人员必须学会电脑,2年内学不会,淘汰;集团所有财会人员,必须全部拿到大专以上文凭,否则离岗;下属子公司200多家工厂的车间主任全部接受培训,拿到合格证书方可上岗;1999年,横店专修学院办了研究生工商管理课程班,徐自己亦来听课。“人要不断学习,不学习就会落后。”他说。

徐对教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集团先后投入3.8亿元用于教育,这还不包括职工培训。

为了教育,他甚至多次在干部大会上表示,他已和夫人商量好,遗产不遗子女,全部捐献教育。

徐办学成就卓著。技校,2001年全省36所同类学校学历考试,5门课程全省第一,统考7门全省第一;横店大学已培养出3567名毕业生,50%以上在集团工作,大都是集团的骨干。

如今,小学肄业的徐已是北大的兼职教授,已出版几十万字的专著。在市场经济这所大学里,他无疑是教授,是博导,众多的学者专家纷纷来总结他成功领导着年产值80亿元企业的经验。

最近,徐决定出资2.5亿元重建大学。他说:“2010年,横店必须普及大学!今后,横店的年轻人爱当演员的去读影视学院,爱当医生的去读医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