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报4月24日发表了报道安徽淮南市田家庵区电子政务建设的通讯《中西部地区的信息化之路》后,陆续收到了一批读者的来信来电,表述了对电子政务和政府信息化的看法。
一位读者在来信中说:“过去说要想富先修路,如今是要想富先上信息化之路,田家庵的报道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有一位读者在来信中说:“低保是目前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才能真正通过政府的信息化,使低保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能介绍一下他们的具体做法吗?”西部地区的一些读者在来信中也希望更多地了解田家庵区政府信息化工作的新进展。
为了满足读者进一步了解的要求,记者接通了田家庵区信息中心主任强光中的电话。强光中在电话中介绍说:“依托我们建设的政务信息网,田家庵区的低保工作进展顺利。到目前为止,全区低保人口达到40015人,每月支出低保金157.26万元,低保覆盖面达11.4%。”
记者还了解到了一则生动的故事。该区的百花园居民小区位于与大通区的交界处,治安状况复杂,以前这个小区平均每周要发生两起入室盗窃案,把小区的300多户居民闹得人心惶惶。去年11月,社区居委会成立了联防队,从在计算机系统中记录的低保户中抽取了28人进行每天24小时的看楼护院,白天禁止闲杂人员入内,夜晚由低保户组成的联防队员不间断巡逻。小区治安大为改观,自去年11月份至今,该小区没有发生一起盗窃案,居民无不拍手称好。
在硬件建设方面,该区继续加大投入,最近又投入了50万元,为9个街道、52个社区居委会分别配备电脑,对低保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时录入低保变动数据,并定期向区民政局、信息中心报送低保数据,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据介绍,田家庵区的低保扩面工作实行的是“一把手”负责制,区、街分别成立了以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城市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在政务网上开辟了“最低生活保障”专栏和“居民生活最低保障信息查询”系统,使低保工作内容全部上网,保证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办事程序,同时公开享受低保人员有关信息,便于社会监督。该区52个社区居委会各明确了1名专职低保协理员,全区拥有一支近80人的专职队伍,形成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机构网络。
总结参与田家庵区“中国数字第一区”建设一年多来的经验,联想集团IT 1for1事业部副总经理赵元吉深有感触。他认为,田家庵区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信息化建设的项目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