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关村腹地,一座雄伟的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它就是集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于一身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也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新馆。
这座投资2.4亿元、4万平方米、目前我国最大的科学图书馆,在建筑上被认为是中关村科学城的精品,建筑设计获了奖,已取得“结构长城杯”,并有信心夺取全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
从馆藏、特色、智能化信息服务等专业角度看,国际上一些资深专家参观后认为其达到了先进水平。
馆长徐引篪告诉记者,为新中国科学事业作出历史性贡献的中科院图书馆,在新世纪之初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馆承继着半个世纪的积累,如今馆藏国内外各类文献资料520万册(件),除了传统的数、理、化、天、地、生及技术科学印本文献外,还有大量的光盘和电子出版物。拥有多语种的西文善本科技图书及期刊,如全套的1665年创刊的《伦敦皇家学会哲学会刊》、李约瑟博士撰写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引用的几乎所有中国古代科技文献。许多文献有多种版本,如达尔文著《物种起源》,除了藏有1859年出版的第一版外,还有一直到1965年的9种语言的10余个版本。此外,院士厅、报告厅、电子会议系统、卫星接收系统、网络端口遍布建筑的每一个功能空间。
“新馆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支撑服务系统,”徐馆长在强调新馆定位时指出,“我们第一位的任务是为读者服务,要把新馆办成中国科技界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信息平台、科技学术文化活动中心。”
为了体现“以读者(用户)为中心”的宗旨,新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图书馆的主要楼层馆藏全部开架面对读者;延长开馆时间,每天开放12个半小时,新书到馆后5—7天与读者见面等。在到馆服务方面,设计了查询、阅览、外借、咨询的“一站式”服务,不论读者到哪一层,都可以得到全套服务。对于不能到馆的读者,则通过自动化、网络化的建设,提供24小时的网络服务,满足馆外读者全天候上网查询检索。
据了解,新馆将以建设数字化的国家科学图书馆为目标,着力构筑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为主节点,以若干地区或学术性文献情报机构为分支节点,连接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的数字化、分布式、可动态扩展的科研信息支撑平台,使全国的科技人员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和检索世界上最新出版的重要科技文献信息,为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贡献。(照片为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新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