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春秋》一书,运用现有的考古实物和文献资料,翔实地再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过程,深刻地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是一个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这一规律。全书“述”而可信,“作”而新颖,可读性强、学术价值高,是研究“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的佳作。
作者以全新的思路,将亚欧大陆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纳入研究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内容、路线进行了细致地考察与分类,从而为全书的深入展论作了铺垫。作者认为,把“亚洲”和“欧洲”作为两块彼此不同的、相互割裂的大洲来看待的错误概念源自希罗多德的《历史》。而亚欧大陆的整体性不仅表现在区位上的不可分割,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经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所谓东西方的交流,“指的是亚欧大陆,包括北非广大领域在内的欧洲、北非、中亚、东亚和北亚各个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这种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构成了亚欧大陆交流的主要特征。”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普遍性、特殊性、传播性,决定了它一俟产生,就必然会超越地理上的距离和不同民族、国家的区别,以自己所固有的方式和路线,借助其势能由发达地区向外不断辐射。在文化传播的整个过程中,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贯穿始终,因而常常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变化。“丝绸之路”是对自古以来遍及亚欧大陆(包括北非)广大地区的长途商业贸易和东西方文化交流路线的总称。事实上,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要研究它就不能不涉及到民族、宗教、军事、政治等极其敏感、复杂和更加广泛的一系列领域。
因为,历史告诉我们,亚欧大陆广大范围的交流始终伴随着民族、国家间频繁的冲突与野蛮的战争而进行。于是,如何看待东西文化传播的方式?战争对东西文化交流有什么影响……,这些十分复杂的问题都成为无法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作者以丰富的中外考古实物和文献资料为依据,在汲取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些比较敏感、复杂、前沿的问题进行了慎重而又大胆地探讨,提出了颇有新意的独到见解。
关于东西文化交流的方式,作者以在我国甘肃、河南、陕西和伊拉克、伊朗高原及土库曼地区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的数量、质量、时间、特点为依据,充分证明了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提出的“中国文化西亚起源说”不符合实际情况。作者认为,中亚、西亚地区的彩陶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从整体方面考察,双方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在东亚和西亚两地区的彩陶文明间,绝不会存在一方源于另一方的“东来说”或“西来说”。东亚、西亚彩陶文明的交流只能是一种双向交流。关于战争对东西文化交流的影响,作者指出:“我们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战争的作用。一方面,战争使土地荒芜,生产停滞,原有的文化遭到破坏。但另一方面,跨地区、跨洲界的战争,又具有传播和融会不同文明的功劳。而且,大规模的战争同时也可能带来‘帝国式的和平’,这种地区广泛、时间较长的和平环境,又为以后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创造条件。”
贯穿全书的一个基本思想是:人类历史的持续进步,离不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该书既真实揭示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本质,又客观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最一般规律,其哲学思辨极富启迪。
《丝路春秋》国风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