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博,汉族,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1985年调入国家教委,1996年9月起,任国家教委党组成员、专职委员,1998年4月至2000年初任教育部党组成员。2000年初至今,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6月26日,国内近50所著名大学的党委书记齐聚北京师范大学,参加题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校软环境建设”的高校党委书记论坛。北师大发起的这一论坛,是我国高等教育界第一次通过民间方式举办的规模大、内容重要的党委书记论坛。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提议举办本次论坛的北师大党委书记陈文博。
记者:陈书记,“大学书记论坛”在昨天开幕了,作为发起人,您能够介绍一下本次论坛的基本情况吗?
陈文博: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建设一流大学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建设一流大学,需要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教学设施;需要建立先进的学科、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但是,忽视高校软环境建设,创建一流大学的目的就不可能实现。这是我国高校在改革与发展中共同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我校提议举办此次论坛,在高教系统引起热烈反响。我们邀请了近50所国内重点大学的党委书记,他们都提交了精彩的论文,并积极热情地出席这次论坛活动。
记者:您所提到的“高校软环境”,主要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陈文博:高校软环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至少包括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第一,科学、进步、现代的教育理念。第二,科学的大学制度和民主的管理模式。第三,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激励求真创新的学术环境。第四,安定、团结、祥和的人文风貌,优美、清雅、文明的校园环境。这共同构成了高校的软环境。软环境建设,关系着大学的未来,只有软硬件相辅相成、软硬环境辩证统一,大学才是完善的、完整的。
记者:那么,您认为,面对当前发展良机,应该如何建设高校的软环境?
陈文博:建设一流校园软环境,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进行。第一,必须服务于开拓先进生产力的要求。高校特别要建设良好的学术环境,倡导严谨踏实的学风,鼓励学术上的自由讨论,推动学者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第二,必须服务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要求。努力营造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良好文化氛围,使一流大学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第三,必须服务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开拓新知识的勇气和创造力,还要具备对国家和民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记者:北京师范大学即将迎来她的百年校庆,在建设校园软环境、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呢?
陈文博:北京师范大学在历史上形成了以“对祖国未来和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感”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和传统,可以概括为: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我校第十次党代会又总结出我校办学的四条基本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办好学校,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人文氛围和文明的校园环境。这些都是我校软环境建设的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思路,并提出用15年左右时间将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大学的战略目标,在全校取得了高度共识,大大增强了凝聚力。第十次党代会后,全校出现了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新气氛。同时,我们又利用理论研究与教学优势,大力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又在全校范围内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和“‘三个代表’理论研究中心”,集中力量开展学习和研究活动;在师德与教风建设上,我们先后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标准,并在专业技术职务与有关教师奖励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我校改革了校内分配制度,实行业绩奖励,形成了良性竞争机制,推动了教学科研的创新和发展;我校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鼓励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的民主建设、民主管理,推动了学校各方面工作;同时,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从校园规划、整体布局、建筑设计、人文景观等方面都突出营造优美、清雅、文明的学习生活环境,给师生以日常的熏陶和感染。这些工作促进了北师大良好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培育了良好的校园软环境,这对北师大创建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无疑是最重要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