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变化看“合并”

2002-07-0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夏斐 特约记者 陈思中 我有话说

编者按 两年前的高校体制改革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次巨变,顺应了世界教育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也为一些超级大学赢得了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历史性机遇。如今,这些合并组建的大学是否强强联合,优势更优?本报今天刊发华中科技大学合校两周年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2000年5月26日,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合并,成立了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以年轻富有朝气著称高教界,在国家多项指标排名中一直名列前10名;原同济医科大学是国内名列前茅的医科类大学,近百年历史积淀了国内乃至国际的领先学科;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在城市规划和环境学科等方面实力雄厚。这样,新的华中科技大学堪称传统治学风格与现代创新精神交相辉映,先进工科与权威医学相得益彰了。

从数字看变化

15个学科进入全国重点学科行列,博士点数居全国高校前10名,2000年,全校的科研经费总收入达到2.57亿元,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一、二等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四;2001年,科研经费收入达到3.5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和经费数居全国高校第五位,学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稳居全国第二。中国大学评价报告显示,2001年,华中科大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五。

透过数字看到的是成绩。校党委副书记刘献君解释:透过成绩,可以看到办学理念!

合校10个月后,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了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明确了远景发展目标:到2020年左右,把华中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一所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到2050年左右,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去年12月,华中科大又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明确了学校“十五”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办学思路,描绘了建设国际化、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的宏伟蓝图。

青年教师决定未来

校党委书记朱玉泉认为,应从执教的第一天抓起。2000-2001年共有805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岗前培训班。他们除了必须学习《高等教育学》等四门理论课、20学时普通话培训外,还参加10余次院士、专家专题讲座和20学时教学实践。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他们举办了PETS、暑期教师英语、日语口语、中比专业英语等多种类型的教师外语培训班,两年共培训了550人。朱玉泉对记者说:力争到2003年,多数青年教师能通过全国外语水平考试,能用外语交流学术和写作,并能开展双语教学。

华中科大有一个“博士化计划”,鼓励45岁以下青年教师以多种方式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共有391人攻读博士学位,89人获得博士学位。材料学院党总支书记郑恩焰介绍说:教师中45岁以下的只有两个不是博士,全院101个教师有44个具有博士学位,占44%。

从2000年开始,华中科大申报博士后流动站5个,已评审通过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数学等4个博士后流动站,成为该次申报成功率最高的学校,目前该校已拥有17个博士后流动站。两年新进站的博士后105人,获得博士后基金13人。

由于这些得力措施,一批青年教师成长起来。全校共有35人分获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第五届青年科学家奖等;两年来新聘青年教授191人,副教授224人。机械学院的副院长邵新宇是1998年归国博士,不到4年时间,他已经是博士生导师了,而且只有35岁。

用特殊政策引进特殊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要超常发展,人才是关键。连1年也不能等!等10年,等不起。

怎么办?华中科大的经验是“引进,引进,引进”!用特殊政策引进特殊人才。做到引进几个人,带动一大群;培植一个点,形成一个学科。

还是用数字说话吧!2000-2001年度华中科大补充大学教师408人,占全校进人总数的73%;其中接收博士125人,吸引出国1年以上的博士回国人员38名,选留的毕业生中博士、硕士共计102人。

人才挤满喻园。合校后,学校新组建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学院,这些学院都聘请了全国知名的学术“泰斗”任“掌门人”。建筑学院由中国建筑大师袁培煌出任院长;环境学院院长则由中科院院士沈韫芬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方秦汉则出任了土木学院名誉院长;2001年,华中科大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中国MPA之父”、行政学界著名专家、博士生导师夏书章出任院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