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又临近了,学生正在做最后冲刺,家长也在为孩子选择各重点高校和热门专业,技校、职高始终没有进入他们的视野。高校招生指标供不应求,而大量的技校却因生源短缺而停止招生,仅湖北省武汉市38所技校就有10所关停并转,剩下20多所也举步维艰。
难道是技术工人队伍已经饱和,技校毕业生无用武之地了?事实并非如此。有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工人队伍中技术工人只占23%,而发达国家却高达75%左右。其中,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35%,中级技工占50%,初级技工占15%,而我国上述三项数字仅分别为5%、35%和60%,比例严重失调。
如何培养技术工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家长、学生要端正认识,技校学生大有可为。时下许多人认为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就业都不理想,何况教育层次较低的技校生。其实在中国投资的国际知名大企业中,一线操作工人有85%来自技校;国内海尔、长虹、宝钢等一些大型名企的一线工人也有70%以上来自技校。目前,我国从业人员的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型,机械、电子、石化、纺织等支柱行业的操作、技术、销售一线普通岗位占90%的份额,为技校毕业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加入WTO后,我国新增的就业岗位也大多数是为技校毕业生准备的。
二是全社会要重视技校生,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技校生就业成为技术工人,属于“蓝领”阶层,相比“白领”,其工资待遇、工作环境有一定差距,技校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然而我们社会却不能因此而亏待技校毕业生,反而应该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广州市在这方面走在前面,他们对企业人事制度作出重大改革:技校毕业生与中专毕业生在工资、福利、工种、晋升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这是对技校毕业生的一种尊重和肯定。当然,用人企业在给付技术工人薪金时也要体现其价值,德国技术工人平均年薪为3.9万美元,相当于5年以上有经验会计师年薪60%。
三是企业要加强培训,让技工和企业一同成长。应根据每个技工的理论、操作水平设置不同课程,建立细化到人的科学培训机制,让技工接受不同层次的技能训练,并根据技术更新、员工素质提高不断递进,使技术工人在提高自我之时,更好地为企业工作,创造效益,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