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东南部,有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兴隆热带植物园。里面1000余种热带植物被规划成9个游览区,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园内又“编排”了咖啡、可可、香草兰和胡椒4个试验、示范基地,前3个基地的种植规模均列海南省首位。同时,在植物园旁边的一座小楼里,有一批科研人员在静静地从事他们的研究,一项项成果和专利就从这里流淌出来。
科研、开发、旅游,三足鼎立,三位一体——这里,就是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全国第一批改革试点单位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所长王庆煌,就是该所实施改革的领头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1984年秋,大学毕业的王庆煌扛着一个木箱子,沿着一条坎坷不平的土路,来到地处华侨农场、几乎被世人遗忘的角落——香饮所。全所就有9间瓦房,最大的“优点”是寂静。
王庆煌扎根香饮所,一干就是18年。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他和同事们试种出了香草兰这种有“食品香料之王”美誉的高级香料植物,并经过上百次的试验,摸索出香草兰鲜果发酵生香的加工技术,自力更生建成了年产8吨的香草兰初加工中试工厂。当时,每吨香草兰的价格是60万元。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分别获得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四等奖。
1995年,香饮所像国内许多研究所一样,面临着生存危机。所里面是发不出工资的阴云压顶,所外面是大特区的“精彩”生活实在诱惑人。一墙之隔的另一个研究所的人才纷纷向外“流动”,这里的人们也难免心浮气躁了。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王庆煌,面临两个头等大事:一是维持住所里的日常运转;二是保住现有的22个科技人员不流失。
新官上任的他用了3条“锦囊妙计”把人心稳定住:第一、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跑破了几双鞋终于说动各方“财神”,为所里的香草兰加工等11个项目投资275万元;第二、千方百计从各项经费里挪出10余万元,为所里的年轻科技人员“落实政策”,盖了8套住房;第三、根据研究所优势,绘出一张美妙蓝图。
一次云南之行给了王庆煌以“灵感”:在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内,停放了二三十辆前来观光的旅游车,游人如织。地处边陲的植物园尚且可以开发成旅游景点,我们为何不能?王庆煌的心里亮堂起来。
目标明确,行动果断。改建所内原有的土路为水泥路,拆除破屋建停车场,修筑周边的围墙,引种热带珍稀树种……
走向市场更叫香饮所的这帮书生吃足了苦头。1997年初办下执照,一连几个月,每天只有十来个、几十个游客,有时就连一个游客都没有。
但熬到年底时,转机降临了。翌年,全所共申报了16项新的产品专利,有5项成果通过鉴定;2个中试工厂推出18个产品;“热带植物园”接待中外游客达30多万人次;香饮所全年净收入超过了1000万元;各项收入反哺科研的资金达500多万元。
1998、1999、2001年,香饮所连续荣获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2001年,全所科技人员已增加到近60人,人均技术收入18.2万元。
同时,“定量管理,目标考核,效益挂钩,奖罚分明”的目标责任制也逐步走向完善,使每个部门、每个职工在每年初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职责,靠制度评定,按优劣定奖罚,上下齐心合力,全所生机勃勃。
作为一“家”之长,王庆煌努力在所里创造“家”的温馨:为职工小孩上学专门购置了接送车,为方便职工看病专门设立了医疗室,建起了职工健身房,每年投入10多万元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全所的有线电视频道增加至22个,职工平均住房面积达到了100平方米……
“奖状、奖杯,不如百姓口碑”。近年来,王庆煌先后荣获了“全国优秀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但他最珍视的是全所员工的信任。而香饮所的员工们呢,既为自己的所长感到骄傲,也担心他出了名会远走高飞。每当这时,王庆煌总会发自内心地、深情地说:“在所里最困难时,我有很多机会都没有离开,现在怎会忍心离开这温馨的大家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