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1958年重建,毛泽东亲题校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举世瞩目的“211工程”,安徽大学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成为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强高校之一。
2001年6月,安徽大学在如期完成“211工程”、“九五”建设任务的基础上,顺利通过了国家统一组织的整体项目验收。“211工程”国家验收专家组评价:
在实施“211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徽大学进行了科学论证与定位,确立了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为基础,坚持充分利用有限资金、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不断推进“211工程”建设,高质量地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某些方面超额实现了预期效益指标。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安徽大学经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从困扰多年的历史徘徊中冲向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实现了从一所地方重点大学向全国百强高校的历史性跨越。
原有的传统学科结构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的社会需求。如何调整,如何优化,安徽大学紧密结合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集中优势兵力重点建设一批支柱学科,使之趋于优化,形成特色,形成优势。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哲学学科,计算智能与信息工程学科,功能材料化学学科,结构物理与新型材料学科,经济学与安徽经济发展学科,已被列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如五峰突起,让关注安徽大学的人们可以从一个国家级的新高平台一掠她的风光。尤其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和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在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后,2002年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来之不易。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于1999年被批准设立“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建立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对最富中国传统文化和安徽地域特色的新兴学科徽学的研究发掘,使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声誉鹊起,被教育部首批列入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全国独具特色并已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
1998年安徽大学实现博士点零的突破,两个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安徽大学历史上第一次打开了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大门。硕士点从1995年的16个增加到38个,覆盖所有的一级学科,并获准开展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和在部分专业开展向同等学历人员授予硕士学位工作,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由原来的专科、本科层次提高了现在的学士、硕士、博士的层次,这无疑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飞跃。
安徽大学在“211工程”建设中,坚持以改革促建设,大胆改革办学体制,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组建跨院系、跨学科的学术研究中心。扩大与国内外合作办学和交流的渠道与领域,与国外和港台地区的45个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学校已成为教育部87所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学校之一,也是国家首批22个华文教育基地之一。同时,学校与全国86家董事单位的合作向纵深发展,真正形成了一种开放性的办学格局。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安徽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模多年徘徊于狭小的空间。进入“211工程”建设后,安徽大学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九五”期间,安徽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快速扩展,本科生在校生比“八五”末翻了一番,研究生在校生是“八五”末的3倍。到2001年,普通教育在校生达11616名,成人教育在读生达11040名,一个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占相当比重,留学生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结构比较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万人大学的规模框架业已形成。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安徽大学进行“211工程”建设中一切工作的轴心。正因为明确意识到和清华、北大、中科大这类大学的不同,安徽大学实实在在地把办学的目标定位在教学科研型,矢志不移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三基(即扎实的基本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良好的基本素质)并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分4批建设了115门主干课程,其中25门课程作为名牌课程予以系统建设;并积极开展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先后确立23个“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其中2项列入教育部改革项目;在省、校级教学研究课题立项中,有30项为省教育厅项目,9项为省重点项目。
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大胆突破计划经济时代旧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此,安徽大学以“至诚至坚,博学笃行”为校训,根据新的办学思路和明确定位,对原有的专业设置进行了大幅度改造和调整,整合调减了8个本科专业,新增应用性、技术性专业18个。目前全校52个本科专业,其中文科12个、财经法管类专业18个、理工科11个,几年来毕业生就业需求证明,专业结构趋向合理。安徽大学作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九五”期间积极推行了选课制、主辅修制、限额弹性淘汰制、末位告诫制等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并从2000年起,学校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试行切合实际的学分制,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接受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实现文理渗透、知识通渠,凸现安徽大学本科教育涵盖文、史、哲、经、法、管、艺、理、工的综合大学的优势和特色,学生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自己所钟爱的专业。
这几年安徽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各类统考、科技竞赛、征文比赛、社会实践和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如非英语专业参加全国英语四级统考历届累计通过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英语专业全国四级统考通过率2000年达到100%,八级统考通过率上升到81.3%。学校在社会上的高信誉度带来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近5年来仅外交部就招考录用安徽大学毕业生为公务员36名,其中2002年一次就录用11名,为全国所注目。近几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签约率均在95%左右。应届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录取率也大幅度提升,有的专业高达40%以上。
“211工程”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学科结构的调整,直接促进了科研条件的改善和科研能量的释放,突出表现在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尤其是综合科研实力显著增强,一批标志性成果已经或正在产生。
“九五”期间,安徽大学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496项,接近“八五”期间的2倍,其中有一批高水平和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并推广应用后,为国家特别是安徽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路径规划的拓朴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机器人的研制;构造性的机器学习理论和方法解决了该领域长期以来未解决的神经网络的学习复杂性问题,并成功应用于海量数据的处理;“佳点集遗传算法”因提高了遗传算法效率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被评为“特优”;所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基于气象分析的指导农作物种植管理系统”和安徽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基于GIS的农业气象灾害测评系统”,已成为省农作物种植指导和产量预报以及防灾减灾的重要技术手段;主持开发的“电能质量分析仪”,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被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相关的成果已推广应用到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成功研制的新型REM nBi合金永磁膜和Fe3O4/SrFe12O19复合型纳米磁性晶粒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报道;高性能磁性材料的廉价资源开发投入工业生产后,经最新检索认定,此项创新成果在国内外尚未见同类报道。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古文字学、训诂学和校勘学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成果,特别是160余万字的《战国文字声系》填补了古文字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安徽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已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尤其是徽学研究中心已被列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方近现代哲学研究已推出了《西方哲学史上的真理观》、《现代西方哲学评析》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安徽跨世纪产业结构调整研究》、《面向21世纪安徽农业改革与发展》和《安徽经济形势展望》分年度研究报告,为安徽省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安徽大学在“211工程”的推动下还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促进了一批高科技产业的诞生和发展。“九五”期间创办的10个科技产业中,有国家级新产品6个,能批量生产和有推广价值的成熟技术82项,被国家科委及有关部委推广的技术3项;与国内企事业单位签订的科技开发合同148项,并与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安徽大学科技产业园”作为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也已在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建成并投入使用。
“九五”期间,安徽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发表学术论文4572篇,出版学术专著102部,收录在SCI、EI、ISTP上的学术论文216篇次。2001年,在全国化学类被SCI收录的论文数评比中,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年教师郜洪文名列全国之首。
在“211工程”建设中,安徽大学以国家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为契机,千方百计构筑人才高地。在一个经济基础和教育基础都相对薄弱的省,安徽大学经过近几年的艰苦努力,师资队伍的建设卓有成效,为“211工程”二期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知识结构明显改善。学校适时启动实施“双百工程”(滚动选拔、培养10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选送100名优秀中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在“九五”期间先后引进博士、博士后和教授36人,目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达131名;具有硕士学位和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的483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硕学位的比率分别由1996年的2.1%和30.3%提高到现在的9.2%和35.9%,其中一半以上在45岁以下。一支以一批教授为带头力量、以百余名博士、在读博士和近百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的师资队伍业已形成。他们中有28人相继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8人成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教学实验条件明显改善。在保证加强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的同时,结合专业的改造,重点建设了14个共享教学型实验室,同时对11个教学实验室进行了设备的更新,并且建成了一批专业特色鲜明、高新技术含量高的实验室。
如结构物理与新型材料研制开发和测试分析中心,拥有18KW全自动X射线转靶衍射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新闻基础实验室,采用了最新版本的新闻编辑系统,学生上机实习即可进行与现行报业系统同步的新闻采编和报纸版面编辑演练,多次受到来自全国一流高校专家的称赞;金融证券实验室,拥有国家证监会特批的一条卫星专用传输信道和先进的软硬件设备,能做到同步接收国内外实时行情;现代实验技术中心,具备了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分析测试的条件和检测能力,并获准取得国家计量认证资格;多媒体远程电化教学系统的建成使用,使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短短几年,通过实施校园网一、二期的工程建设,已建成了与国内外网络互联、技术先进、能长期稳定运行的具有良好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系统。在图书文献保障系统建设中,建立了集成业务管理系统;先后与国内近200所兄弟院校建立了资料交换关系,还与国家图书馆等全国120个公共图书馆建立了馆际交流关系。即将竣工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为210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将从根本上改变图书藏阅和电子阅览条件,体现这一安徽大学知识信息集中营的科技前沿性和内涵的现代性。
“十五”时期,将是安徽大学更大发展的时期。学校提出以“751工程”即7个重点学科(群)、5大教学与公共服务体系和1个建设新校区为核心的“211工程”二期建设计划,到2005年,安徽大学将初步建成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若干学科或学科方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接近国际水平,主动适应和积极推进国家特别是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教学科研型大学。到2015年,安徽大学将全面实现“211工程”建设目标,普教办学规模达到3万人,研究生数量进一步扩大,并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具有较为完备的现代化教学、科研设施,管理方式先进,自我发展能力强,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若干学科或学科方向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真正把安徽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科研型大学,成为国家特别是安徽省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