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松花湖浪木”值大价钱了

2002-07-21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曾毅 我有话说

本报讯日前,中国·吉林国际浪木、根艺、木雕艺术展在吉林市开幕。来自亚洲、非洲、美洲等11个国家的2000多件作品吸引了各地的欣赏者,其中1500件松花湖浪木作品更是成为展览的最亮点,每天围绕其流连忘返者达3万多人。

7月9日,60件浪木作品在展览会上被公开拍卖,成交率达到95%,成交额为130万元,打破了吉林省艺术品拍卖成交金额的纪录。其中,张朴的《古韵》起价8万元,最后竟以21.5万元成交。

“松花湖浪木”是吉林市独有的艺术门类。据有关人士介绍,上个世纪30年代修建丰满发电站时,成片的树木被砍伐,红松、桦木、椴树、槐树、柞木……几十个树种的遗根怪须被松花湖水淹没,一泡就是半个多世纪。大自然几十年的鬼斧神工磨炼雕琢,遗根怪须们终于浮出水面,呈现在雕刻家和美术爱好者眼前。艺术家们着迷其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尝试着对其稍事雕琢点石成金,从此,一个有别于根雕、木雕的艺术种类诞生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吉林市美术研究所所长宋继中在中国根艺美术优秀作品展上把这种作品称为“松花湖浪木”。随后,吉林市松花湖浪木艺术研究会成立。

一件浪木作品的产生需要少则半月多则数年的加工期。煮、扒皮、定型、炭化、打磨、抛光、烘干、上蜡,十几道工序烦琐复杂。在吉林市,大约有360名作者专门从事这一创作。今年35岁的孙宏在十几年前就投身此行当。在他眼里,那不是一个个树根和朽木,而是傲骨,肌理。每一个浪木都有独特的造型,都是无法临摹、无法仿造的绝品。缘于此,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新鲜感。面对它,人的创作灵感永远处于兴奋状态。

“松花湖浪木”最初是作为收藏和馈赠亲朋的纪念品而存在的,随着产品的逐步开发,其商业价值渐渐被人们认识。把松花湖浪木作为吉林市独特的品牌、作为产业发展的思路也逐渐清晰。为此,市政府相关部门在组织各种形式的展览会、拍卖会,广开市场渠道的同时,大力扶持浪木作者,鼓励其做大、做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