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书法艺术旋律论(摘要)

2002-07-21 来源:光明日报 李山 我有话说

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内涵,特别是感情的内涵,主要地是通过它的艺术旋律表达出来的。

书法的艺术旋律是一篇书法整体的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整体的跌宕起伏,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这里重要的是整体,其次才是局部。在整体旋律中,每一个字的用笔与结体,又以其大小、粗细、斜正、枯湿、长阔、轻重、快慢、断续,作出了与旋律相协调的变化,从而增加了整体旋律的艺术魅力。孙子兵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书法旋律也是如此。

行气,有助于加强整体旋律的艺术感染力,但代替不了整体的旋律,它不是旋律的同义语。行气,是书写字句运行中气势的连贯与呼应,它的产生也是由于书法家对于诗文感情的感受或由于形式的需要。但是,它的产生是源于字句的各行各句,于是所表达出来的艺术魅力也便局限于本行的范围,而缺乏宏观的视野与整体的安排。

旋律,是从整体布局出发,用包括行气在内的多样的艺术手段,以托出诗文的感情或是景色为目的,所安排的大开大阖的艺术节奏。有时,由于内涵的需要,甚至暂时把诗句的书写运行在中途停断一段时间,留下一段空白,也是艺术旋律的表达手段之一,这就更不是仅仅着眼于局部行气所能包括的了。

没有整体的艺术旋律,便没有深沉的艺术。千年来,书法的安排,把诗词文赋所描写的人世间如此复杂的事物,如此不同的感情,一直都被放置于一个同样平齐方正的算盘式的固定框架中,把本来看起来,读起来节奏长短、铿锵有致的诗句文辞,一律写成了难以断句、千篇一律的字群,这将又如何去感动读者感情的心弦?

中国历代书法,在用笔、结体上,创造并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在局部行气上,有许多有益的探索,但长期忽略了对整体艺术旋律的研究和运用,这大大埋没了书法艺术震撼读者感情的力量。

宋陆放翁诗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示子辽(辽字古体)》)书法亦然。如向音乐借鉴。安排书法的整体旋律,其实和为歌词谱一支曲相仿,是诗文感情的波澜起伏,决定了书法旋律的跌宕起伏。再读一遍白居易《琵琶行》当是有益的,其中关于乐声的描写,那其实也是一篇对书法旋律的描写。向绘画借鉴。绘画中疏密、粗细、断续、曲直的对比,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运用,布局和变形的画理,都能使书法艺术得到借鉴。书法中画意的布局,不仅能使诗文中画意的描写得到加强,更能使诗文的感情得到充分的抒发。历代一些有创意的书法家中,同时也是画家的甚多。还可向武术借鉴、向大自然借鉴、从文学中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学习。

在艺术旋律这片辽阔的天地里,中国书法必将会产生千万朵撼人心魄的艺术花朵。

《李山行草书法·第一集》近日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著名画家李山1926年生于青岛,1948年入华东大学,195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新疆画报》记者,1960年创作成名作《驼铃叮咚写天山》,1980年选为南京市美协副主席,后旅美。1999年故乡无棣县设立李山美术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