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受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迅速增长的影响,我国涂料工业生产总量已由最初的48万吨发展到目前的181.6万吨,跃居到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01年,我国涂料工业总产值304.14亿元,较2000年上升13.6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远远高于全国工业企业平均发展速度,并且还有继续攀升的趋势。
专家介绍,作为新兴产业,涂料行业技术及资金等准入条件较低而利润回报又相对丰厚,许多厂家纷纷上马生产涂料,各种规模的建筑涂料厂遍地开花,涂料行业的区域性发展不平衡,规模、技术、人员素质和生产工艺也参差不齐。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村村有涂料厂,家家成小作坊”的情况。目前,我国涂料厂家达到8000多家,但真正在资金、技术、管理体制等上规模、上档次、有竞争力的企业并不多。我国建筑涂料生产厂能达到年产5000吨以上的大型企业不足3%,绝大多数是年产量不足千吨的小型企业。这些小作坊似的企业质量不易控制,产生大量不合格的产品。专家说,近年来,不合格的涂料引发的室内污染中毒的案例时有发生,有关居室污染的投诉也呈上升趋势。
自今年7月1日起,国家推出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正式实施,市场上所有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被禁止销售。由此提高了行业技术进入“门槛”,一些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小企业,最终会被淘汰出市场,涂料的质量也将有大幅度的提高,涂料业的现有格局将得到很大的改变,行业重新“洗牌”在所难免。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秘书长杨桓介绍说,此次国家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参照了有关国际标准,其中溶剂型涂料中的苯的限量与“欧共体生态标志产品标准”相同。同时也结合了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和科技水平,以大量的试验作为依据制定出来的,新标准限量指标达到了国外相关标准的水平。
国内众企业在“新标准”下,面临着优胜劣汰。“新标准”将从市场终端入手,反促生产源头调整,最终实现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据有关专家分析,企业在新标准下首先要解决的是成本问题。以目前我国涂料生产水平,若完全按照新标准进行生产,涂料企业需要大量使用进口原料,这样企业成本大约要提高10%~20%。但由于市场对于价格的承接有一个过程,成本的提高大部分只能在企业内部消化,这对于一些资金不充足的小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在质量检测方面,也同样有成本提高的问题。仅仅是用于检测DTI含量的色谱仪价格就高达几十万元。内外墙涂料仅老化实验一个步骤就要进行800个小时以上,每种样品检测费用是每小时10元。这些检测费用也使一些小企业无法招架。在这种情况下,谁有充裕的资金,谁能通过管理等手段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将是企业在市场立足的关键。因此面对新标准,一些资金不充足的小企业只能面临着淘汰的命运,自动退出市场。
其次,企业必须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涂料作为化学产品,其成分复杂,化学反应多,是一种质量很难控制的混合物。并且涂料的使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企业要在市场立足,就必须在配方、设备、技术等方面进行重新配置或改造。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石保权副主任指出,国标只是上市销售的最低标准,而作为涂料企业,停留在最低限度的国家标准上,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向更高的标准看齐,保证它所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因此企业在达到国家标准情况下,努力发展新技术,提高自身产品水平是必由之路。有关专家指出,建筑涂料的品种结构向着环保化发展,已成为生产企业的重点工作,也受到消费者的关注,环保已成了涂料行业的共同话题,因此涂料工业必须注重开发环保型涂料,使产品向水性化、无溶剂化、粉末化方向发展,加大科研力度,利用新技术生产新品种。
我国涂料行业发展,产品品牌塑造同样不可忽视。从目前对我国市场上前10名品牌涂料的检测情况来看,国产涂料与进口涂料产品质量、性能等指标已不相伯仲,但是国外产品却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且价格也远远高于国产涂料,这主要的原因其实就在品牌价值上。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大多只知埋头苦干,不注重品牌塑造,因此,民族涂料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品牌作用,提升品牌影响力,下大力气发展自己的品牌,靠强大的品牌拉力直接影响消费者。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涂料市场孕育着巨大的商机。随着中国入世和申奥的成功,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主的中国中心城市房地产和新兴城镇住宅产业化将全面提速,而依托于房地产的建筑涂料将进入高速成长期,这将是中国涂料企业走向成熟和壮大的黄金时期。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低档产品淘汰出局,落后的中小企业关门停产,这就为技术水平、质量档次高的产品,规模大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