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002-07-25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丰捷 我有话说

这是一项特殊的事业。

50余年前,在我国的一些边远少数民族村寨中还难找到一个识字的人,个别地方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结绳记事、数豆记数的原始状态中。历经几十年不懈努力,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10年前,仍有部分少数民族地方学龄儿童的入学率低于30%。

民族教育事业一路艰辛,一路奋进。党的十五大以来,在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民族教育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个包括幼儿园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比较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体系,为提高我国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科技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普及了义务教育,一个又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走下高原、走出村寨——民族教育取得历史性突破

科教兴国战略奏响了民族教育腾飞的号角,近年来民族教育的成就举世瞩目: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数大幅增长,截至2001年,少数民族在校学生达1852.49万人,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7.6%;

——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全国民族自治地方700个县级单位中已有358个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少数民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内蒙古、宁夏、新疆、广西、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在教育基础较为薄弱的西藏自治区,1999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也已达到83%,初中入学率达到28%;

——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各类民族高等学校近150所,在校学生约56万人,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本民族的大学生,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较快的发展;

——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数量可观,基本稳定的少数民族专任教师队伍。1999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共有少数民族专任教师90.91万人,普通小学、中学和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专任教师数分别比1995年增长4.41万、4.84万和0.13万人。少数民族专任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和素质的提高,在少数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告别“马背小学”、“帐篷小学”,民族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地域环境及生活习惯的特殊性决定了民族教育办学条件的特殊性和艰巨性,曾几何时,“马背小学”、“耕读小学”、“帐篷小学”使少数民族地区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充满艰辛,而今,越来越多的固定式走读或寄宿制学校的兴建让孩子们告别了流动的学习生活。据统计,目前全国民族自治地方已有小学10万余所,中学1.2万余所。

为了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基础教育,国家自1985年起,每年拨出1亿元作为普及小学教育基建专款;1990年起,又设立少数民族教育补助经费;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等外援项目,进一步增加了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连续四次实施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对11个省、自治区的近200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县安排了近2亿美元的软贷款;1995年,又设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专款,22亿元投向了属于“普九”困难较大的少数民族人口集中地区。由于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政策倾斜,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民族地区实现“两基”的进程明显加快。

实行“双语教学”,开办内地西藏、新疆班,实施东西部教育对口支援,民族教育走出多种办学模式

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的办学之路?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的民族教育为自身发展找到了答案。

“九五”期间,经过长期实践,全国民族地区中小学逐步形成了“民族语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汉语授课为主,加授民族语”以及“以民族语授课为主,逐步过渡到汉语授课为主”的三种基本教学模式,目前全国共有1万多所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同时,国家专门设立了民族文字教材审查专项补助经费,每年编译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字教材达3500余种。

在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的过程中,西藏、新疆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重点扶持,国家除在经费、师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外,从1985年起,京、津、沪等全国18个省、市分别开办了内地西藏班(校),截至2000年9月,已累计招收22700余名西藏小学毕业生,已有8200余名大、中专毕业生返回西藏工作。2000年起,北京、上海等12个东部发达城市又相继举办了内地新疆高中班,“九五”期间,内地高等学校支援新疆培养少数民族本专科生累计招生近4000人。

与此同时,各种形式的教育对口支援使少数民族地区受益匪浅。据不完全统计,“九五”期间,在发达省、市的支援下,少数民族地区新建、改建中小学和希望小学、建立教育基金、改善教学设备等累计经费达1.59亿元,获得救助的失学儿童达38470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