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明清之际的历史人物,首先必须认识到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成员,而不能站在明朝的立场上,更不能充当明朝的遗老遗少,无视中国历史上以清代明这个历史事实。在此前提下,我们来对清初爱国将领施琅作出评价,就会比较客观,比较实事求是。
众所周知,清代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而施琅正是完成清初统一大业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应当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爱国将领。
施琅(1621—1696年),福建晋江人。初为郑芝龙、郑成功部将,降清后任福建水师提督。他之所以力主收复台湾,目的是为了祖国的统一,认识到只有使“四海归一”,才能使“边民无患”。他多方论证,说服清廷不可放弃台湾,终使清廷下决心在台湾设府建制。施琅为实现统一台湾的理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的爱国思想和行动可以从如下三方面加以评价。
一、统一台湾的思想和践行。统一台湾是施琅一贯的主张,因为他看到了统一台湾对祖国安危的重要性。从康熙三年(1664年)开始,施琅就建议“当乘其(指台湾郑氏政权)民心未固、军情尚虚”的时刻,进军澎湖、台湾,使“四海归一”。在他因飓风所阻,两次进军澎湖、台湾失败后,仍矢志统一台湾,再次上疏要求征台。施琅反对清政府的迁界禁海政策,指出这一政策不合于“天下一统”,又影响财政收入,应尽快“讨平台湾”,“百姓得享升平,国家获增饷税”。清政府当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将他调入京师为官。在京期间,他一面继续上疏征台,争取康熙帝的支持;一面广交朝中大臣,争取他们对统一台湾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清朝平定三藩之乱以后,福建总督姚启圣上疏力主乘胜收复台湾。康熙采纳大学士明珠的意见,决定先招抚,招抚不成,再用武力。那时郑氏政权已无恢复明室的可能,只想保住在台湾割据的局面。他们在与清朝的谈判中,多次要求“不剃发,执朝鲜事例”,“称臣纳贡”,“世守台湾”,“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例,称臣进贡”。他们的这种设想,从主观上看,未必意识到要分裂中国,但客观效果则不堪设想。如果清朝同意郑氏政权的要求,台湾这块自古以来的中国领土,就会在那时从祖国分割出去。康熙帝在遣使与郑氏代表谈判中,作出很大让步,即郑氏归顺清朝以后,可以在台湾居住,“保境息民”,但郑氏必须成为清朝臣民,台湾必须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然而,郑氏政权没有同意。不久,郑经病死,郑氏内部彼此争权,政局动荡。姚启圣认为征台的时机已到,就向康熙帝再次奏请进取台湾,并推荐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此奏很快得到康熙同意。
从以上史实不难看出,清朝用施琅征台,已不是民族战争的继续,更不是什么明清两个帝国之间的对抗(那时的明朝早已不存在,就连南明诸政权也早已相继结束),而是清朝要么统一台湾,要么允许台湾从中国领土上分割出去。
施琅上任以后,积极训练水师,督造战船,选拔将领,全心筹措征台计划。他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中旬,率清军大举进攻,二十二日占领澎湖,一部分郑军官兵投降,郑军主帅刘国轩逃往台湾。清军占领澎湖后,郑氏败局已定,但施琅却不忙于进军台湾,而是着眼于做争取郑氏及其军队的工作。他厚待投降和被俘的郑军将士,稳定民心;同时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康熙同意他的招抚政策。施琅在澎湖“抚绥地方,人民乐业,鸡犬不惊”,甚至派人捞救跳水未死的郑军官兵,使得台湾、澎湖军民“莫不感泣,愿内向”。郑克塽、刘国轩见施琅“无屠戮意”,也愿意归顺。施琅不费兵卒地抵达台湾,从此台湾成为清朝疆域的一部分。这是继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使中国疆土再次得以统一的壮举。施琅在清朝统一中国疆域的过程中,立下了丰功伟绩。
二、以国家、百姓为重,不计私仇。清军攻下澎湖以后,有人向施琅进言:“公与郑氏三世仇,今郑氏釜中鱼、笼中鸟也,何不急扑灭之以雪前冤?”施琅却说:“吾此行上为国、下为民耳。若其衔璧来归,当即赦之,毋苦我父老子弟幸矣!何私之与有?”他还向郑氏手下的人声明,“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不特台湾人不杀,即郑家肯降,吾亦不杀。今日之事,君事也,吾敢报私怨乎?”对杀他子侄的刘国轩,施琅在俘虏中找到刘的亲信,对他说:“我决不与为仇,他肯降,吾必保奏而之公侯。前此各为其主,忠臣也。彼故无罪,吾必与之结姻亲,以其为好汉也。”甚至还当场“折箭立誓”。刘国轩掌握郑氏军权,他的一举一动足以影响郑氏方面的态度,施琅明白刘国轩在台湾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不计个人家仇,倾心招抚刘国轩。从后来事态的发展看,郑氏降清,刘国轩的确起了重要作用。由于施琅在澎湖击垮了刘军主力,又采取积极招抚的政策,郑氏集团终于认清形势:“揆之天时人事,悉已顺于清朝,若不见机,恐有不测,反为大丈夫之羞。今全举版图,清朝宽恩仁慈,未必深加罪谴。”因此决定降清,促使祖国统一大业实现。施琅到台湾后,果然做到了不计前仇。他见到在关键时刻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而降清的郑克等人时,与之“握手开诚,矢不宿怨”,且认真执行政策,妥善安置郑克塽和刘国轩等将官,“礼待优厚,出郑氏望外”。更值得一提的是,施琅还亲自撰文去郑成功庙致祭,充分肯定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同时也“微寓其不仇故主之意”,表现他宽阔的胸怀和对郑成功的敬仰。
三、在台湾的弃留之争中,坚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张绝不能弃而不守。施琅统一台湾后,清廷内部产生了一场对台湾的弃留之争。许多大臣对台湾的历史、地理缺乏认识,竟然认为台湾是“海外丸泥,不足为中国加广;裸体纹身之番,不足与共守;日费天府金钱于无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就连一向支持施琅统一台湾的大学士李光地也认为,“台湾隔在大洋以外,声息皆不相通”,可以“空其地任夷人居之”。甚至连康熙也认为“台湾属海外地方,无甚关系”,“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在大臣中主张守而不弃者,居然只有少数人,即如姚启圣和施琅等。施琅是经过对台湾的亲身调查研究而据理力争的。他在《恭陈台湾弃留疏》中从台湾的人口、物产资源说明留守台湾不会增加朝廷的财政负担;从台湾的地理位置说明其战略地位的重要,“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因此,“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更重要的是,他对西方殖民者的情况有所了解,对荷兰殖民者的侵略本性有所认识,认为“红毛”“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也就是说,如果清朝放弃台湾,荷兰殖民者就会卷土重来。为此,施琅强调台湾断断不可放弃,他还提出了在台湾设置官兵等治理台湾的具体建议。由于施琅的上疏具体,有说服力,一些大臣赞同他的建议,促使康熙下决心留守台湾,并于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在闭关锁国、自以为是天朝大国的清初时代,施琅能对西方殖民者有这点初步认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也是包括康熙在内的同时代人所不及的。应当说,施琅这一贡献比起他收复台湾来说,在反对西方殖民者的问题上,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评价施琅的功绩时,应当摒弃明朝遗老对他的偏见,用科学的历史观实事求是地来分析施琅的是非功过,看到他在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他和历史上许多爱国将领一样,有着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