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31日电 7月24日至30日,在国家经贸委和中国工程院的组织下,吴澄、柳百成、郭重庆等十几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到青岛港务局和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展开了2002年首次“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就这两个大型国企如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等进行现场诊评,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把脉开方”,出谋献策。
据悉,青岛港是全国港口的先进典型,近年来保持快速发展,2001年港口吞吐量达到10400万吨,成为综合性国际亿吨大港。为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吴澄院士等专家应青岛港的邀请,本着“讲求实效”的宗旨,先期来到青岛港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这次“青岛港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记者看到,院士们深入港口码头、车间班组了解情况;组织《数字港口与3S技术》等数场院士学术报告会;院士与青岛港技术人员进行专题技术交流。最后,院士们与青岛港签订了4项技术合作协议。
以第一重型机器厂为核心企业组建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是我国特大型骨干企业。柳百成、关桥、潘健生等院士分别就本专业问题为企业作学术报告;院士们深入到车间一线了解需求;与技术人员进行铸造、焊接、切削工艺等专题技术交流,提出诊评意见和建议。院士们还与企业签订了包括13项内容的技术合作意向书。
青岛港务局和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在归纳“院士行”效果时表示,院士专家深入实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强,确实高人一筹,将使企业技术创新、改革与发展长期受益。
据了解,国家经贸委为促进我国大中型企业改革与发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决定联合中国工程院,在今年进行10次“院士行”活动,就企业发展战略、关键技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进行诊评,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日前,国家经贸委发出通知,要求中央和各地企业申报开展“院士行”活动,国家经贸委和中国工程院将根据企业所具备的条件选择部分企业开展“院士行”诊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