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随着通信卫星、蜂窝电话、数字寻呼以及数字传输技术的相继推出,人类通信发展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现代通信技术由此进入一个日新月异的发展阶段,并逐步使“随时随地的信息传递”成为现实。
在“电星一号(Telstar I)”卫星发射成功之前,跨越大洋的海底电话线缆已经出现,但容量相当有限。例如,美国与法国之间于1956年铺设的电话线缆只能支持36条电话线路。当时,人们还未能实现远距离电视传播。电视节目必须首先录制成磁带,然后空运到目的地为观众“重播”。使电视直播成为现实的是贝尔实验室于40年前开创的卫星通信技术。
通信卫星的概念最初由科幻小说作家克拉克于1945年提出。9年之后的1954年,贝尔实验室研究总监John R. Pie rce再次提出了类似的设想并且付诸实施。1962年7月11日,也就是电星一号发射升空后的第二天,首次跨大西洋的电视信号通过电星一号传输成功。美国电视观众实时看到了位于缅因州And ove r的电星一号美国地面站上飘扬的美国国旗。
电星一号的发射成功使通过卫星在各大洲之间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通信成为可能,相当大程度地推动了当今“地球村”的形成。
1962年,贝尔实验室在西雅图世界博览会上首次推出了名为“Bellboy”的无线电寻呼系统,标志着全新的个人通信时代就此拉开了帷幕。Bellboy是首个商用化的个人寻呼系统,同时也是晶体管在消费领域的首次应用。6年前,3位贝尔实验室科学家因晶体管的发明而荣获诺贝尔奖,由此带来的固态电路技术使Bellboy寻呼机得以放在人的口袋或钱包中——而这在真空管时代是绝对不可想象的事情。
同一年,贝尔实验室开始着手测试一个全新的移动通信概念——蜂窝无线电,从而为无线电技术向个人通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虽然因政治及法律方面的原因,蜂窝电话的商用化被延迟了许多年,但今天,美国已有超过一亿人使用着蜂窝概念的无线电话及数据终端。
1962年秋,随着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全长13.5英里的全球首个商用数字传输系统在伊利诺斯贝尔电话公司正式启用,世界电信业开始步入数字高速通信时代。
20世纪通信发展历程中最基本的技术创新就是将几乎所有模拟系统数字化。
但对长途网络而言,数字语音传输开始不被认为具有竞争力,这种情形直到光纤技术发展后才得以改变,而使光纤传输成为现实的就是贝尔实验室的激光器以及随后包括光放大器和波分复用(WDM)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技术。
WDM技术相当于将一条高速公路划分为更多平行的行车道,从而扩大光纤(信息高速公路)的传输能力;而光放大器则可以显著扩大光波长所携带的信号强度,相当于不断为行驶的车辆(信息)提供动力,从而使DWDM技术变得经济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