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鼎力相助 共铸辉煌

2002-08-07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殷燕召 我有话说

10年前,医生们还主要靠听诊器、血压计和体温计来对病人进行粗略的检查,而今,CT扫描、核磁共振等现代化的检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医疗中;10年前,还只是有大内科、大外科这样简单分科的“大卫生院”,而今,已经发展成为分科齐备,特色门诊突出的二级甲等医院;10年前,市直医院有本科学历的医生还不到10%,而今,则有30%的医生是本科毕业的,乡镇医院本科毕业的医生比例也从不足6%发展为16%以上……

10年前,北京—赤峰卫生对口支援技术协作会议召开,使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卫生行业的交流协作,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调、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参与的局面。10年来,北京市12个区县卫生局及首都50多家医疗卫生单位都与赤峰市相关单位建立了卫生对口支援协作关系。北京各医疗卫生单位共派往赤峰医学专家923人次,举办专题讲学558场次,手术2882例。北京接收赤峰临床进修人员498人次,培训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829人次。北京还向赤峰支援CT扫描机、救护车等医用设备1480余台件,价值2429.5万元,捐赠人民币205万元。从1992年至今的10年,是赤峰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最快的10年。

过去,由于赤峰市的医疗水平落后,有许多病症当地群众无法就地医治,而到医疗水平发达的地区转诊,病人负担的费用又较高,因此就造成了“医院看不了病,病人不去看病”的现象。病人少了,医院的收入就不足,这又限制了赤峰市自身医疗水平的发展,久而久之,成了恶性循环。而北京卫生行业对赤峰的对口支援,却给了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一个原动力。北京医学专家的出诊,先进医疗设备的使用,本地医生的进修,以及医院思维管理模式的改变,逐渐提高了赤峰市各个医院的医疗能力。医院能治病了,又无须去外地转诊那样的高额费用,到当地医院就诊的病人也越来越多。医疗市场的扩大,医院经济收入的提高,又使赤峰的医院有能力进一步发展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赤峰市的医疗卫生单位也不再单纯依靠别人的支援,而是从自身谋求发展。

另一方面,北京的医护人员在支援赤峰时,往往是独当一面的,这样也增强了他们个人处理疑难病和在艰苦条件下开展工作的能力,增长了才干。“喝了赤峰水,就是赤峰人。”通过对口支援,北京的医护人员还提高了责任心和医德,为首都医疗卫生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0年协作,成绩斐然;10个春秋,硕果累累。北京—赤峰卫生对口支援,既带动了赤峰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也锻炼了北京的医务工作者的队伍。崇山花如海,草原绿如茵,10年,对于一项事业,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