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有胆量的中国人紧随“洋倒爷”的脚步率先冲出国门,开辟了新的“丝绸之路”。十几年过去了,当地人对“中国造”怎样看?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工商联合会的米兰卡·斯托亚科维奇女士。
米兰卡今年30出头,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系。由于成绩优异,她被选送到塞尔维亚内务部工作,2000年底辞职。在上海一起重机公司驻南代表处工作一段时间后,去年来到塞尔维亚工商会,主管中国事务。
谈到目前南市场对中国商品的印象,米兰卡一脸遗憾。她说,“一提到中国商品,大多数南斯拉夫人就联想到‘70号中国商城’。你们也知道,‘70号’的中国商品质量并不是很好,所以难免人们会有抱怨。”说到这里,米兰卡特意给我们列举了一个很具代表性的事例。塞西部有一个叫沙巴茨的小城,商业气氛一直很浓厚,前南时期就有“小巴黎”之称。现在那里充斥着粗糙的中国货,当地人由此对中国货缺乏好感。
米兰卡说,“不过,这也不能怪中国商品,南斯拉夫人手头没钱,消费层次不高,抱怨归抱怨,拮据的生活使他们不得不购买中国商品”。接着,米兰卡话锋一转:“但不能忽视的是,如果南市场上的中国商品都是‘70号’那些‘大路货’,久而久之,人们脑子里就容易形成中国货质量不好的印象,进而不相信中国有高质量的商品。”
米兰卡顺手拿起一件米色的风衣,又指了指身上穿的白色短袖高领衫说,这些都是我到中国出差时买的,很不错。给朋友们看,他们都不相信,认为我在骗他们。“希望南市场有更多高品质、高档次的中国货,那样就一定能改变人们的看法!”米兰卡对中国商品在南市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她认为,从内心讲,南老百姓并不排斥中国货。中国许多商品和其他国家品牌相比都价廉物美。“只要是好东西,总会被人们认可。”
谈及中南经贸合作,米兰卡认为,“如能以建合资企业的方式进行投资会更受欢迎”。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南新政府上台后,开始开放市场。今年初南出台了新的《外商投资法》,为外企进入南市场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条件;其次,目前南在对外贸易中,除对马其顿、波黑保持贸易顺差外,和其他国家都是贸易逆差,所以,政府更希望加大出口,限制进口。在这种情形下,单纯贸易困难会越来越大;其三,南斯拉夫和周边国家以及俄罗斯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如果中国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南建立合资企业,中国的产品便能直接销往这些国家。
采访即将结束时,米兰卡高兴地告诉记者,从1994年到1998年,她曾6次访华,知道中国有很好的商品。“我很幸运,能在商会这一岗位上工作,将让南斯拉夫人买到更多高品质的中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