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目前,道路运输成为我国五种主要运输方式(铁路、道路、水运、航空、管道)中完成运输量最大,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最多,实现营业收入最高的一种运输方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
●构建现代化的物流产业体系是我国道路运输业应对国外竞争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发达国家发展物流服务的实践可以看出:现代化的物流服务需求促使道路运输企业转变经营战略,从单纯的“车轮”公司转向提供多种服务的“物流”公司;发展物流,运输企业将同用户结成新的“战略伙伴”关系;物流服务的发展使营业性专业运输力量得以发展,现代化大型道路运输企业得以崛起;发展物流服务,极大地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物流产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竞争除了价格竞争以外是服务竞争,物流水平已成为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解决物流问题,否则电子商务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道路运输业发展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不到位;现代物流意识薄弱,物流服务水平低。货运配载、运输、仓储单独进行,与用户之间缺少集成意识;第三方服务力量薄弱;物流设施、设备不配套。货运车辆结构不合理。
●构建我国道路运输业的物流产业体系的建议和措施:明确道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迈进的发展方向,加快企业规模的重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把握市场,循序渐进,滚动式发展;尽快掌握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建立与服务对象的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发展物流,运输管理部门要在政策、立法和财政等方面为运输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给予必要的支持与扶植。
道路运输,是指在公共道路上使用汽车或其他运输车辆从事旅客或货物运输及其相关业务活动的总称。道路运输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主要由直接从事客、货运输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为运输生产活动服务的车辆维修、搬运装卸、运输服务构成。道路运输业按性质分为营业性道路运输和非营业性道路运输。非营业性道路运输指为本单位生产、生活服务、不发生费用结算的道路运输;营业性道路运输指为社会提供劳务、发生费用结算的道路运输。本文所探讨和论述的道路运输是以为社会提供劳务、发生费用结算、营业性的道路运输。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道路运输业同全国其他行业一样,在中央“改革、开放、搞活”方针指引下,特别是交通部提出“有水大家行船,有路大家跑车”、“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政策后,道路运输市场十分活跃,打破了过去“三统”(统一调度货源、统一派车、统一结算运费)管理的计划经济模式。各行各业积极兴办道路运输业,使行车难,运货难,货物压港、压站、压库现象得到了根除。道路运输成为五种运输方式(铁路、道路、水运、航空、管道)中完成运输量最大,向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最多,实现营业收入最高的一种运输方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据《中国交通报》报道,到2000年底,全国共有道路运输企业及经营业户440.09万户,从业人员1632.73万人,总产值4010亿元,约占当年国内总产值的4.48%。仅道路货运全行业共有营运货车440万辆,完成货运量103.9亿吨,货物周转量6129亿吨公里,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8.3%、14.2%。同时道路运输业还吸纳、安置了大量城市下岗职工、农村富裕劳动力和其他社会闲散人员,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道路运输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道路运输业总量持续、快速的发展,使运输市场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仍不相适应,在培育和发展道路运输市场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道路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综合运输体系赖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道路货运经营上已承诺在入世一年后允许外商控股,三年后允许外商独资。今天,我们入世的愿望已经实现,入世既是机遇,但也是挑战。加入WTO后,国外道路运输业将会广泛涉足我国道路运输市场,运输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随着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面对实力雄厚的国外同行,处于竞争弱势的国内运输行业在市场上将面临巨大的压力。而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将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车辆技术装备,合理配置、良好的服务和科学管理手段与国内企业展开竞争,抢夺市场份额,占据市场制高点,使国内企业既得的市场份额难以为继。如果我们的道路运输市场以及道路运输企业不发生根本性的战略转变,不发生根本性的结构调整,尤其是作为政府管理部门的运政管理部门不能转变职能、更新观念的话,毋庸置疑,外商会很快占领我们更多的运输市场,我们在国际国内运输市场上的竞争是无法立足的。
道路运输业是一个巨大的研究课题,有许多分支课题值得探讨。本文将着重论述如何构建我国道路运输业的物流产业体系。
物流是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中应用范围很广的一个概念。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和它带给道路货运业的巨大变革与进步,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即引起国内道路运输界的密切关注。物流,被有关专家看作是我国道路货运业在本世纪发展的新领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物流概念的提出始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一词,直译为实物配送,此后还有“Logistics”(后勤)等用语。50年代,日本生产省派团赴美考察后,将“PD”的日文翻译为“物的流通”,70年代后,“物流”逐渐取代了“物的流通”。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物流这一概念。目前关于物流的定义很多,较为典型的表述有“物流主要是指从制成品开始送到消费者手中为止的系统设计和管理,也包括从原材料到生产开始的过程”。
物流管理学是一门新学科。近20年来,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的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产品的运输、存储、包装等,物流管理学应运而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不仅应包括产品制成后对从生产者到用户的货物配送管理,而且还应包括产品生产前从供应商到生产制造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运输、仓储和库存等的材料管理,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材料、零部件的运输和库存的管理,由此,形成了一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归根结底,物流管理的产生是竞争促使生产企业在搞好技术开发和进行产品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同时,把目光转向生产前后延伸的物流领域,在那里寻找成本优势和差别化优势,并开始在这一领域里实行全过程管理。
发达国家的物流服务各具特色,英国做得最成功的部分是同食品零售商业结合在一起的货物配送。20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的食品零售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一大批超级市场,这些超级市场又分属几个最有名的超市集团,竞争十分激烈。80年代以来呈现了两个对物流发展具有影响的趋势:第一个发展趋势是各个超级市场充分应用条形码技术、POS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面积,扩大营业面积。他们采用即时管理法,由配送中心为本地区、本集团的若干家超市提供仓储和送货。库存面积的减少,直接导致零售商对可靠的、高质量的运输需求和依赖,从而导致了竞争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即:商家开始启用“第三方”。随着竞争的激烈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商家开始注意到自己并非经营车队和库存管理的行家。为了把更多的力量集中在主要业务上,同主要对手开展竞争,一些商家开始把诸如运输、仓储等业务交给“第三方”经营。这样,一小部分比较好的运输企业便开始进入某些超市集团的物流链中,他们从帮助商家经营运输做起,逐步扩大到经营仓储、包装加工和配送等业务,成为这些商家的经营伙伴。TESCO是英国第一大食品超市集团,原有8个地区配送中心。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逐步把配送业务交给英国公路货运企业NFC所属的“EXEL物流”公司承担,该配送中心负责向英国西南地区的53个TESCO的超级市场提供配送。每年处理2700万至3000万箱货物的进货、存储和配送,扣除各种公共假期,平均每天要处理300多个供应商的进货和近10万箱货物的储存、分装、转运、配送等。管理上,计算机与大量的表格、单证、条形码结合在一起,使复杂的工作变得细化、简单。
TNT集团公司是澳大利亚信誉卓著的大型专业运输企业,物流是其重要经营项目,目前有从事汽车物流和电信物流的两家子公司。电信物流是TNT专门为澳大利亚Telstra通讯公司提供物流服务而成立的一家物流公司,在全国6个城市设有分公司。去年初,Telstra通讯公司为集中力量搞好通讯主业,将有关物流供应及原有相应设施和人员通过招标,交由第三方经营。TNT接手这一物流项目后,着手改革,按照物流流程的要求,重新布局仓库,添置必要的装卸设备;逐步减少车辆,将运输业务委托其他运输公司经营;Telstra通过采用这种第三方物流的形式,5年内减少费用约7500万澳元。
日本的物流不贪大求洋,主要在配送、运输、仓储、包装等环节,做好结合部的工作。创立于1918年的山九公司是日本一家股份制大型综合性企业,经营建筑、机工、物流。物流是其主要服务项目,为大型钢铁、化工企业负责原材料、成品的仓储、运输、包装和配送等,在大型物件运输方面卓有成效,物流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45—48%。公司将物流分为国内物流、国际物流、港湾物流、生活物流等,具体的业务是运输、配送、仓储、分检、包装、装卸、搬家、报关代办代理等。物流部门为用户提供物流的咨询和设计,根据用户的要求,开展物流业务。
发达国家道路运输企业在物流业务方面的开拓和进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和技术上的成熟而引起的。从发达国家发展物流服务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
1、现代化的物流服务需求促使道路运输企业转变经营战略,从单纯的“车轮”公司转向提供多种服务的“物流”公司。市场竞争的激烈引起专业分工的细化,对利润和服务质量的追求,使用户开始把自己“主业”以外的其他业务都“租”出去,由“第三方”去做,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些专业的物流服务公司。一些运输企业看准方向,及时调整经营战略,迅速转向以运输本业为基础,同时提供包括仓储、拣选、流通加工等多种服务的物流服务公司。
2、发展物流,运输企业同用户结成新的“战略伙伴”关系。一方面使用户减少了物流经营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有了稳定的物流支持保障系统,另一方面使“第三方”——运输企业有了可靠的货源保证,降低了经营风险。
3、物流服务的发展使营业性专业运输力量得以发展,现代化大型道路运输企业得以崛起。由于运输企业变成了能越来越多地提供多种服务的物流服务公司,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力越来越大,因此,自货自运减少,社会营业性专业运输发展壮大。由于物流运作本身要求一定的经济规模,要求大兵团作战,因此,只有大型企业才能聚集起雄厚的资金、完备的技术力量和一流的管理人才,才有能力、有实力采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为现代化的物流运作提供一个高质量、高效率、可靠和经济合理的运输保障。
4、发展物流服务,极大地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现代化进程。道路运输企业在向现代物流融入过程中,将前所未有地大幅度、广泛地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如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推广使用,信息技术的应用,配送网络的建立和合理布局,各种高效专用车辆的配置等。
5、物流产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其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似乎走到了尽头,产品质量的好坏,也仅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进入市场的敲门砖。这时,竞争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向非生产领域转移,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的领域,诸如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等物流活动领域。从此科学的物流管理成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物流管理从企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和学科范围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或80年代初期。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在这一时期现代物流产业开始兴起,逐步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业的主体是运输企业,这些运输企业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单纯的提供运输服务拓展到提供仓储、包装、分拣、和配送等物流增值服务,构筑了专业化的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成立以后,以较少的投入在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支撑和推动作用。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物流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英国为10.1%、美国为10.5%、日本为11.4%。现代物流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物流产业被称为继制造业和商业利润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
6、市场竞争除了价格竞争以外是服务竞争,物流水平已成为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物流的实质是服务,只要工商企业嫌麻烦的事情,譬如:投资购买土地、建筑仓库、存货管理、人员管理、组织运输等,都是物流公司服务的范围。而我国的现状是:40%的仓库闲置,大量的原材料、产成品积压仓库不能及时周转发挥应有的作用,大量的运输车辆单枪匹马作战不能走集约化之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之一,就是企业不断向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迈进。而能为工业企业提供诸多服务的,只有物流公司。现代物流的产生是源于工商企业对服务综合化和高质量的需求,物流公司就是把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地点按所需要的时间提供给顾客。工商企业专业化的生产,物流企业专业化的服务,必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7、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解决物流问题,否则电子商务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新经济时代,电子商务的兴起是以发达的物流系统为支撑的。电子商务要发展,必须依靠商品大规模的统一采购、统一订货、统一配送、统一管理,使企业摆脱自货自运、自行配送方式,依靠专业配送,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信息的反应速度。电子商务要发展,必须依靠物流业的全程管理和有效控制,电子商务发达的门到门服务,只有借助物流公司的运输、仓储和覆盖范围才能真正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安全的服务。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的采购、仓储、销售、配送等协作关系日趋复杂,企业间的竞争已不仅是产品性能和质量的竞争,也包含物流能力的竞争。目前我国不少企业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造成一方面生产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过大,占用资金较多;另一方面,运输仓储企业有效货源不足,现有设施不能充分利用,导致企业周转资金不快,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有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流动资本占用为31042亿元,资本年周转速度为1.2次,而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为15—18次。如果我国企业的资本周转速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国3万亿元流动资本将相当于45万亿元以上。2000年,我国全社会支出的流通费用17880亿元,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仅为10%。如果全社会流通费用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节约资金178亿元,由此,外国企业和公司早已看好我国物流业这块产生利润的肥肉,发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组建物流集团进入我国。日本“宅急送”与首信公司合作,已在国内建立了19家分公司,30余支分支机构;2001年5月22日北京—西门子生产与物流公司成立,业务范围已覆盖全国,并取得了丰厚的利润。
国家“十五”计划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列入主要内容。国家确定的以45个大中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产业主枢纽园已经开始构造,我国物流发展的框架已经开始逐步形成。2001年3月2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安排》中,对发展物流产业作出了八项政策性安排,物流产业已经有了规范、健康运行的政策。一些工业化程度高的发达地区,如:北京、沈阳、山东、广州、上海、重庆、深圳等地的部分工贸企业,流通业已经开始分离走向物流业,新的利润源已经产生,并且一些大专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物流人才已经开始成长起来。不久前深圳市划出250公顷土地专门用于物流园区的建设,并将发展现代物流与高新技术和金融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海市将发展物流业作为四大新兴产业之一,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黄菊任组长的物流产业领导小组。天津将物流业作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山东省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举措之一。成立于1998年的广东TCL集团的南方物流公司运行至今,所属运输车辆在大街上已随处可见。2001年6月6日,李岚清副总理在检察上海市治理整顿经济秩序工作中对上海市的物流业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国内地的许多城市也已开始行动,制定规划,并加快了实施步伐。所以发展物流产业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国家支持,企业积极,物流业到了不是要不要做,而是非做不可和怎样做的时候了。
1、发展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在实现国民经济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同时,物流事业开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但是由于现代物流是在一定的工业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总的来说,我国尚未形成对物流合理化的有利的外部条件。但应该看到:
(1)近几年来,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生产制造业和商业对专业物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一些企业开始转向寻求专业运输企业为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国内组织运输和配送。特别是那些外资企业,对于选择由有实力的专业物流企业负责为其物流运作有较高的需求。
(2)面对不可阻挡的全国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对物流的发展也不容我们再等下去,近年来,不少外资着眼于国内的物流业,前面提到的TNT公司,同生产洗涤用品的飘柔公司结合在一起,为其做国内配送;两个“老外”之间的强强联合,或许,我们今天只能宽容地看待这一现象,把它看作是“老外”到我们家来教我们怎样做物流,从而使我们自己能够加快发展,奋起直追。
2、就道路运输业发展物流来看,目前主要问题是:
(1)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不到位。市场规划与物流活动相分离,产业结构以小企业为主,数量多,网点分散、规模过小,也是物流运作的难点所在。零担运输、集装箱运输市场很小,主要是集装箱化程度小。市场建设没有考虑到物流活动的必要场所;缺少必要的停车场,造成主干道交通阻塞、事故增加和环境污染问题等。运输经营者要善于服务于中小企业,为各类企业设计物流服务项目,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的区域物流服务网络。
(2)现代物流意识薄弱,物流服务水平低。货运配载、运输、仓储单独进行,与用户之间缺少集成意识。例如,缺少高素质的经营群体,流通加工的发展处于自发状态,服务项目少,物流信息技术起点低。物流链管理意识缺乏。货运企业普遍缺少相关知识和意识,物流企业缺少物流专家,物流专门知识缺乏,影响到区域物流高级化水平,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
(3)第三方服务力量薄弱。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技术比较薄弱,组织规模小、经营过度分散,管理手段与水平很低。不经过资产重组、股份制等企业机制改造,将影响到物流现代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4)物流设施、设备不配套。货运车辆结构不合理。重型货车数量少、质量差,超载现象严重,影响物流系统整体形象。
3、发展物流道路运输业需作的调整:
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运输业应从企业经营方式和经营规模两个方面进行调整。
在经营方式上(实际是经营内容上),运输行业要根据市场需要,抓住机遇,调整经营战略,学习物流管理,扩充物流技术,迅速进入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物流系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从发展的需求来看,运输行业,特别是大型运输企业,在经营方式的调整和充实上,总的看有两个趋势,即:或者向从事专门物品运输的专业运输发展,如运送燃油料、冷藏、鲜活货物、垃圾、废物,以及组织快件运输等,这些需要由配置专用车辆的车队承担;或者向提供以运输为本的多元服务转变,即我们所说的提供物流服务。这些经营方式是个体运输和小型运输企业无法做到的。
在企业经营规模上,要因势利导,抓住机会,组建大型运输企业。运输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初放开以后,进入壁垒降低,大量的私营个体运输者涌入;另一方面,原有的专业运输企业在承包经营责任制下化整为零,再加上社会上众多的自货自运企业,形成了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这对搞活市场,解决运力不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运力的不断膨胀和竞争的日益激烈,货源相对越来越少。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运输企业提供更快速度和更高质量的服务。从发展需求来看,单靠势单力薄的小企业,很难完成这些任务,也无法实现道路运输的现代化。我们需要改善现有的企业结构,需要有资金雄厚的、有实力、有发展前途的大型运输企业,来面对可以预见的、在21世纪会有较大发展的道路运输需求。近10年来,发达国家道路运输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少数大型运输企业迅速崛起。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到今天,需要把分散的兵力重新集结起来,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大型运输企业,使其成为行业发展的栋梁,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面临物流的发展,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的,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4、发展物流服务的切入点:
目前国内流行的观点认为应当从为商业和制造业服务两个方面着手。商业零售业虽然比较繁荣,但其大型化与连锁式明显规模过小,专业运输企业要融入进去,要同数量众多的经营者理顺关系,这一点要实现目前困难较大。除了同零售商业结合的物流市场外,同制造业结合的物流服务也是道路运输业要及早做准备的。有条件的运输企业要选择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针对某一种产品的物流服务同生产企业结合起来。比如,每年生产水泥数百万吨,水泥生产需要大批的矿渣、石头等原料,而其销售区域又十分广泛,这些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存储和配送就是一个物流系统。再比如说,可以围绕蔬菜的销售开展物流服务,沟通蔬菜产需信息,减少流通中间环节和蔬菜停滞时间,提高服务质量,节省消费者加工时间,降低蔬菜总成本。
总之,从何处着手要认真研究,不论从哪里入手,都还有许多问题细化,但是不要说这些领地都是属于自货自运的,专业运输无法进入。事物都是在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运输市场必将重新划分。关键的问题是,运输企业要具备“物流”的意识和能力,才能不断发现和开辟新的服务领域。
1、明确道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迈进的发展方向,加快企业规模的重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
面对物流这个新的课题,道路运输业的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我国目前的物流业还是一个竞争不太充分的行业,因此道路运输业如能顺应市场需要,积极向物流领域开拓,主动出击,不断推出适合物流需要的新举措,就有可能赢得机遇,赢得市场,从而走向更宽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发展层次。目前,上海、深圳等地都在围绕物流做大文章,他们不仅拥有车队,而且拥有货源和仓储设施。面临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审时度势,进行战略调整。这种调整,主要从行业发展的角度对企业经营规模和经营方式两个方面的调整。
2、把握市场,循序渐进,滚动式发展。
克里斯托弗将物流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①Transport(运输)管理;②Physical Distribution(实物配送)管理;③Logistics(物流或后勤)管理。这一划分深刻地反映了物流的内涵发展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物流本身讲,物流项目投资较大,回报较慢,而目前国有运输企业历史包袱沉重、资金短缺也是现实情况;物流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精湛技术和细密管理的艺术结合,掌握并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从外界环境上,运输企业发展物流也有待于一些相关社会条件的成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第一方”的制造企业和商家对物流的认识。二是技术上的差距。因此,一方面我们要从发展的必由之路上认识物流,“改革是一场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机遇,引进物流,融入物流。另一方面,也要从实际出发,从市场需求和企业能力出发,循序渐进,注重在调整、重组中发展物流,充分利用现有的仓库设施,这样下去,有10年的努力,道路运输业在物流的经营发展中会跃上一个新台阶。
3、尽快掌握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建立与服务对象的战略伙伴协作关系。
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自工业革命后,积百年经营管理的经验形成的一些操作程序、运作方法,是这些企业成功的诀窍。因此,我们的道路运输企业要尽快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代物流的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同服务对象建立起战略伙伴协作关系。物流的实质是服务,只要是客户嫌麻烦的都可以是物流服务企业服务的范围。运输企业在向现代物流转化,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将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企业生存和企业服务的宗旨。
4、运输管理部门的作用。
发展物流,运输管理部门的作用十分重要,运输管理部门要在政策、立法和财政等诸多方面为运输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给予必要的支持与扶植。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物流经营主体及用户转变观念;以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代物流管理科学涉及到许多学科,要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着手对大中型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进行物流培训。
(2)做好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及筹建工作,各级政府应当协调工商、物价、公安、城建、统计、税务、土地管理等部门,搞好配合,在资源利用等方面给予支持,从政策上给予倾斜。
(3)交通主管部门应当积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注重区域物流系统的集约化经营研究,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做好前期引导工作。
(4)推广高新技术运用和物流标准化,大力支持区域物流与全国、国际物流的沟通,并协调运作。
(5)完善大宗货源招投标制度,减少暗箱操作,使管理先进的专业运输企业有机会与大企业合作,这是运输企业迈向物流化经营的关键一步。
(6)引导工商企业将自身的物流业分离,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但运输管理部门的作用也非常重要,运输管理部门和作用就是从宏观上把握正确导向,为建设现代物流社会体系打好基础。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集中一定力量,正确引导企业的物流需求和物流企业的服务供给,倡导和鼓励工商企业逐步将生产制造领域以外的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和产成品流通领域的加工、整理、配送等业务有效分离出来,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进行整合和重组,或者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物流业委托出去,交给专业物流公司承担。对于工商企业重组分离出来的有效物流资源,应支持其组建专业的物流公司,实现专业化经营,或与运输企业、外国物流业合作发展第三方物流业,逐步发展形成区域物流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创造新的利润源,增强道路运输经济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物流产业构建是工业化提升的必然,是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的必由之路,尽快构建这一新的产业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创新工程,第三次创业的新举措,是一次新的产业化革命,我们应不负众望,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