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聂华林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不发达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最终成果是专著《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论》。该项目抓住了西北地区乃至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对策意见,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从理论上阐明了“生态农业”、“低投入农业”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农业,以消除在宏观指导上的误导。该项目认为,生态农业是西方发达国家针对“石油农业”的不良后果提出的,它的生态技术系统与其目标和可持续农业不完全相同;可持续农业是具有多目标的农业替代模式,强调“代际公平原则”,强调选择适宜的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技术。因此,在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和实践上,不能用生态农业来代替可持续农业。另外,认为可持续农业就是低投入农业也是失之偏颇的,即使在西方,低投入农业也未能为学术界和生产者所接受,因为生态农业或低投入农业至少不具备经济上的可持续性。鉴于我国农业尚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之中,农业投入水平尚低,因此一方面,我国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物质投入和科技投入,要重视以水土为中心的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治理,优化各种投入的合理使用与配置;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生物工程和生态工程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模拟水平,建立多功能的农业生产体系,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二、搞好工程运筹,发展工程农业,将对农业的一般性指导,转移到关键工程、关键技术的落实上来。该项目提出了工程农业(并非是设施农业)的概念。广义工程农业的核心是以生物工程、生态工程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狭义工程农业是指以工程为中心和纽带,采用工程企业化管理的办法来组织、引导、协调农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的各个环节。该项目认为,工程运筹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原则,在农业发展上选准一、二个关键工程与项目,有利于支柱产业的形成,又会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在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时,抓好工程项目布局这个核心,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工程化有利于农业的规模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开发,因此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工程建设和项目产业化开发应当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以利农业的产业升级。
三、大力发展水土保持产业。该项目认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本质乃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模式问题,这种可持续利用的模式的前提是水土流失治理,这种治理应当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即以发展水土保持产业为目标来进行。一是要把水土流失治理和开发土地的生产潜力结合起来,把退耕还林(草)与建设基本农田结合起来;二是在确定农业经济发展目标时,要注意结合水土流失治理,合理配置农林牧生产,建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式,使土地利用模式具有社会可承受性和经济可行性;三是水土流失治理要和全面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相结合,注意结合中小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水土保持产业型的小流域经济,进一步加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产性和服务性;四是把水土保持产业纳入农业产业经营之中,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向规划布局水土保持产业。
四、对乡镇企业实行战略性调整,重塑乡镇企业与种植业、养殖业的关系,使乡镇企业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该项目认为,应当重塑乡镇企业与种植业、养殖业的关系,在农副产品深加工上确立乡镇企业的市场定位,并注意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突破:一是要在龙头乡镇企业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二是要在探索公有制在农村的有效实现形式上有新的突破;三是要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上有新的突破;四是要在完善农业产业化运作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五、以土地资源为首选目标,实行资源资本化,以克服农业发展投资短缺的矛盾。对于西北地区来说,要扩大资本量占有,一个现实选择是依靠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实行资源资本化,首选目标是土地资源资本化,其原因,一是西北地区有大量的“四荒”和广垠的荒漠待开发利用;二是土地资源资本化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较少的货币资本投入,较为便捷完成“四荒”、荒漠和低价格劳动力的资源资本化。西北地区资源资本化另一个成功的典型就是集雨工程建设,即以较少的货币投放建设集雨工程,将自然降水收集起来形成农业的生产资本,从而带来半干旱区更大的资本收益。
六、配合科技兴农(科技扶贫),加大管理兴农(管理扶贫)的力度。该项目建议配合科教兴农,实施管理兴农,只有这样的“两轮驱动”才能使贫困地区尽快走向脱贫致富之路。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经营管理意识和经营管理知识上,在实践中引导他们逐步提高经营管理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