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搭了台没戏唱,咋办?

观察窗
2002-09-30 来源:光明日报 石松 我有话说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是这些年来叫得很响的一句口号。一些部门和地方,这个节,那个会,搭台搭得不亦乐乎。而效果怎么样呢?据笔者了解,实际情况是不少“台”政府越搭越大,而前来“唱戏”的企业越来越少。

笔者最近在天津参加了一次全国性博览会。趁有关领导一一讲话之际,笔者在展馆内溜达,只见大多省市只是一些简单的展板,展品廖廖无几。不少展位摆出的是首饰、茶叶和海货等等,售货员告诉笔者,他们就是展览馆的人,每次展会都出来摆摊。待到第二天,大多展位已经人去楼空,剩下的只是“专业”摊贩在叫卖。当地人告诉我,这样的展会政府已经投入了一定的经费,展位费也没少向参展单位和企业收,但实际展出效果距投入相距甚远。

某报报道,西部某省每年举办一次东西部经贸洽谈会,会间当地媒体公布来自中央各部委和各省、市、区的领导与会,国内外企业公司踊跃参加,成交额好几十亿元云云。然而一位来自广东的企业家说:“以后不想来了,因为以前说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而事实是政府搭台政府唱戏,企业只是赞助。这样一次可以,两次三次怎么受得了?”

近日,一则报道大家十分关注。西安市今年决定停办连续举办了11届的西安经贸洽谈会。据说西安市委、市政府做出这一决策的缘由是近年来涉及领域过于宽泛的“招商大会”逐渐流于形式。据透露,近几年西安经贸洽谈会平均履约率不足40%。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为举办只有三五天的“招商大会”,政府每年直接投资均在400万元左右,若计入各部门和基层区县,则投入多达上千万元。停办经贸洽谈会后,西安市将按照“小型化、专业化、多形式”的原则,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灵活性的招商引资活动。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目的原本是为了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这本无可厚非。但招商是一种经济活动,既然是经济活动就要考虑投入产出。从企业来说,选择投资地点和投资大小,出发点是企业的利益。如果对于双方都没有太大利益的事情最好就少去做,不要做。

实际上,一些地方或一些政府有关部门也未必不知道举办节、会的收支情况,只是出于各种目的要以招商做“秀”,作为炒作的题材,借助媒体一是为地方扬名,二是给自己彰显政绩。但往往后者的因素更多。

从近日的一些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和部门认识到政府唱主角的弊端。除陕西省停办了西安经贸洽谈会外,上海市还大力推行“中介招商”,通过专业的投资中介咨询机构,将招商项目推向投资市场。在经贸系统举办的一次国际性采购活动中,主办者明确宣布不以交易额作为指标发布。这些都是明智之举。

有专家认为,计划经济时期,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产品订货会、产需协调会,都是为了加强产需衔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企业认识到参加集中展示对于产品销售的重要性后,各类展示活动越办越多,常见的模式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主要是靠行政力量办展。由于体制原因和长期的惯性,行政办展仍然是当前举办展览活动的主要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这一活动形式的市场化运作,行政办展的方式也就越来越不适应参展企业的需求。行政干预的主要弊端有二:一是缺乏专业化,二是缺乏市场化,不考虑投入产出。因此,依赖行政力量搞各类展示活动已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规律。

既然是不合规律的事,我们以后就少做一些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