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的南京师大附中,迎来了国庆,也迎来了百年华诞。附中的校园里,最多的是人。无论是阔别多年还是刚刚毕业,他们都曾经在附中生活过,学习过,或者工作过。在这里,除了同学,师生,同事关系外,还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1957届校友李林,一家两代,一共十人都曾是附中人,他们来了。
李林有九个兄弟姐妹,八个是从附中校门跨向日后人生之路的。他们都是在自己母亲的鼓励下,选择了附中。这位母亲,出于对子女的关爱和对附中的了解,在孩子们一生中比较重要的时机,为他们引入的是一种眼光,一种追求。几十年后,她的儿子李林说:“这是母亲给我们一生受益的最大财富”。这样的影响,甚至一辈子也嫌不够,李林很自然地效法了母亲,把自己的一双儿女领进了附中的校门。一所学校,当她有了自己独特的精神魅力之后,她的生命力就会像这样在一代代人的身上延续发展,生机勃勃。
附中这样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却并不依靠什么浓烈张扬的仪式来昭显;实际上,她是踏实甚至平淡的,在这种不显山不露水中,却越发让人意识到她的博大和深刻。李林的父亲在五十年代曾经是从朝鲜立功回国的志愿军,那个时代,这样的身份有个征服了中华大地的称呼:最可爱的人。附中邀请这位“最可爱的人”做了一场报告,地点在简陋的大礼堂兼食堂,全校师生回报他的是深深的感动,和当时的校长,著名教育家曹刍真挚的握手,还有的,就是清茶一杯。甚至,连他的子女,身为附中的学生,也没有“安排在台上”。“附中就是这样平淡的而又深刻的让我们接受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的教育,对于这种朴实无华的处事精神,我至今怀念,感激。”
附中,有太多的往事值得回忆,有太多的梦幻和寄托,对校友而言,这就是几代人的牵挂。附中究竟给了她的学生什么,让他们念念不忘?李林那对远在万里之外、大洋彼岸的儿女告诉自己的父亲:“感谢附中给了我一个最基本的做人准则:那就是老实、勤恳地做人,认真、严谨地做事。作为平常人,这准则足以应付大千世界的风浪。”
树人百年。
这一天来了很多老校友,他们头上的苍苍华发,不知道藏着多少人生的故事。相比之下,站在学校门口的学生接待员,挺括的制服更衬出青春的朝气,他们是那样年轻,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
10月1日的阳光很好,校友的热情一直很高,校园和街道甚至可以说是拥挤的。礼宾社负责接待的学生注意到,就在人流里,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瘦弱单薄。校庆典礼就要开始了,主会场设在马路对面的体育场,过马路对他而言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老人停在了一位学生接待员的面前,学生本想搀着老人过马路,但是他发现:老人的眼睛看不见。后来,大家就看见一位年轻的学生背着老人走过马路,进入街对面的会场,同一时刻,周围爆起一阵掌声,情不自禁,经久不息。
背人的学生也许觉得那不过是个很自然的举动:对方是个行动不便的老人,他需要帮助,这样的帮助又恰恰是自己能够提供的,所以他就做了。他也并不知道背上究竟是什么人,除了“老校友”这个认识。
事后大家才知道,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叫林兴常,特地从苏州赶来参加附中百年校庆。1946年,林老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毕业,1946~1949年曾担任中大附中(南京师大附中前身)历史教员兼高中部班主任。南京解放后,半壁江山尚待解放,这位附中的历史教员强烈地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和另一位教员带领二十余名附中学生组成西南服务队,集体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投笔从戎,毅然“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以后的一生,林老始终怀着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这位经历过惊心动魄历史事件的老人,伏在十六七岁的少年学生背上时,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其实也不必知道,当他郑重地说出“谢谢”的时候,就是字字千钧。
曾经有人问:附中的教育精神究竟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做人第一。在需要的时候,当仁不让的承担责任,对国家如此,对平常人也如此。一老一少,年龄上相隔半个多世纪,精神上确是相通相融。
那个穿白衬衣的学生叫赵晨林,南京师大附中高二(5)班学生。
现在的年轻人发明了一个新词汇:追星族。南师附中的学生也追星,只不过他们追的是“科学之星”——袁隆平。
大家得到的消息是:1949届校友袁隆平院士要在10月1日参加母校百年校庆庆典,下午还有一场“谈谈杂交水稻”的科学报告会,每个人都等着在这一天目睹“杂交水稻之父”的风采。三位初中的学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袁院士会乘坐9月30日深夜的航班飞抵南京,他们和负责接机的附中老师一同在机场等待。时间已经很晚了,老师说:你们还是先回家吧,明天一样有机会见到袁院士。三个孩子不乐意,坚决表示要等到最后。等到袁隆平下了飞机,走到母校接待人员眼前,时间是午夜十二点多。人群里的三名学生冲到他们盼望已久的老人面前,高高举起手中握了很久的鲜花,兴奋地招呼道:“袁爷爷好!”然后是迫不及待地提问:“您在祖国53岁生日到来的凌晨来到您母校所在地南京,现在您是什么心情?”袁隆平马上热情地回答:“我太高兴了!”说这话的时候,他兴奋得举起了双臂。
这只是个开端。
1日下午,南师附中新实验楼一楼的会议厅里,挤满了来听讲座的学生,似乎没有人愿意放过这个和心中的科学之星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的大好机会。袁隆平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心爱的杂交水稻,在图片、数据之间缭绕的湖南乡音,牢牢抓住了附中学生的心。一个小时很快过去,袁隆平是在学生的人潮中被拥出校门的,很多人在追随着他。
没有人想到,三名初中学生舍不得让难得一见的偶像就这么离开,他们招了一辆出租车,一路跟随前面袁隆平的车,直到专车再次回到学校门口,袁隆平下车,学生们也下车。兴奋的声音,热情的眼神,掩不住心里的激动。终于,他们问出了刚刚没来得及问的问题,并且如愿以偿地与袁隆平合了影。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需要一种引导力量,这种力量很多时候来自于另外的人。附中的学生如此热情地“追星”,实际上,就是把袁隆平作为一种科学精神的象征来追求,这是一种眼光。这样的“追星”,只要不停留在表面,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