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0日,“东方文化与人权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美、澳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位学者、专家和人权官员参加了此次盛会,就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人权理念、东西方文化中人权概念的差异等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在30日会见与会代表时说:“实现充分的人权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和理想,但是,各国的历史文化、宗教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在实现普遍人权的方式、方法和模式上有所不同,在人权观点上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这不应成为对抗的理由,而应成为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动力。各国只要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展开交流与对话,互相借鉴学习,加深沟通、理解,分歧就会缩小,共同点就会增多。我很高兴地注意到,国际人权领域赞成对话的人越来越多,刚刚闭幕的此次国际研讨会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间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多边人权对话。”
与会专家学者在“文化与人权”等多个议题上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并共同认识到:东方文化对于东方国家或民族的人权有着深远影响。东方文化中的精髓是非常重要的,应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用,促进世界人权的实践和发展。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杨正泉在主旨发言中说,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世界人权的多样性有决定性的影响。与文化相联系的人权模式,即实现人权的道路、政策、方式方法等也必然是多样的。他说,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学说虽然在当时没有提出“人权”这一名词和命题,但在其浩如烟海的立论和格言中,却处处闪耀着人权思想理念的光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和国际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
澳大利亚联邦议会议员朱迪·莫伊伦说,西方文化并不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责任,而东方文化中的儒学重视社会,同时强调个人能力,个人努力的目标是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理解这一原则有利于维护人权的普遍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副会长、首钢党委书记罗冰生向记者表示,企业是社会的基础,同推动人权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首钢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促生产力的企业文化,大大改善了职工物质生活,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这也是文化传统促进人权发展的具体体现。
南非人权委员会委员莱昂·韦塞尔告诉记者,通过这次会议,对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其中的一些观点和理论对于人权的发展和实践是非常有益的。各国应该加强在这一领域的交流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