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物事业 一道亮丽风景线

2002-11-03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门头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多次受到国家及北京市表彰,国家文物局授予门头沟区文物事业管理所1999-2000年度“郑振铎——王冶秋文物保护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门头沟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

文化传承源远流长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市西部,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宽约34公里,山地面积达98.5%。永定河自西北入境,流向东南斜贯全区,境内河段长达百余公里。

门头沟地灵人杰、文化传承渊源流长。考古工作者曾在王平村、西胡林村、齐家庄村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石器制品,前桑峪村发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骨化石,表明早在11万年以前人类已经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活。距今1万年前的“东胡林人”的发现,表明古人类在本区的活动具有连续性。

门头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致使门头沟区文物呈现多样化。地上、地下皆有十分丰富的文物。地上有北京地区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潭柘寺、有天下第一坛美誉的戒台寺、民俗学发祥地妙峰山娘娘庙。有北京仅存的元代木结构建筑灵严寺大殿和双林寺配殿。有独具地方特色的窑神庙、铁锚寺。有保存古风貌最完好的清代村落川底下。有百余座古塔、十余座过街楼屹立在门头沟大地。有众多的洞穴寺庙和漫山的摩崖石刻。有独特的煤业文物。地下文物有著名的卧龙岗人类居住遗址、龙泉务辽金瓷窑遗址。有众多的皇家墓葬,还有罕见的元、明、清代墓室壁画墓。门头沟区现有文物数量之多、品位之高、种类之全,堪称是北京市的文物大区。

考古发掘硕果累累

“东胡林人”遗址位于斋堂镇东胡林村,最初由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在野外调查时发现;以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在试发掘过程中发现,当地有墓葬一处,有二男一女三具尸体,女尸为16岁少女,随葬品有骨镯、骨项链等,经测定年代距今为9500年左右。这一发现,填补了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迹的空白,为研究华北地区更新世向全新世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线索。2001年7月,由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及区文物所组成的考古发掘队,在“东胡林人”遗址发掘出人骨架一具、灰坑五处。并出土大量的石制品及陶片、蚌片、骨器,比较重要的器物有石磨盘、石磨棒、骨锥、骨箭簇等一万年前“东胡林人”用过的器物。基本搞清了“东胡林人”的生活区域、墓葬区域的分布范围及各探方地层关系。

龙泉务遗址是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处辽金瓷窑遗址,东西长230米,南北宽120米,面积27600平方米。曾出土辽代佛像三尊,以及高足莲座和带辽“寿昌五”年款的三彩残片,解开了历史上辽三彩烧造地不明之谜。以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与门头沟文物事业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这一处遗址正式进行发掘。出土各类器物8000余件,发现窑13座,作坊2处,各类火炕、炉灶10余处,此外还有甬道,匣体墙等遗迹。窑为倒焰窑,平面呈长方形或马蹄形,长6米,宽3米左右。在瓷窑火膛内发现大量炉灰渣、未烧尽的煤核,还有少量原煤。这一发现表明,当地在辽代即有成熟的用煤历史,把门头沟区用煤历史从文献记载中的元代提前到辽代,甚至更早。从该遗址出土器物种类丰富,有碗、盘、瓶、壶、钵、灯、盒、洗、罐、枕、水呈、研磨器、砚、埙、铃、杯、围棋子、象棋子、三彩方盒、佛像、建筑构件,还有兽头、猴、狮、狗、龟、骆驼等。釉色有白、黑、酱、褐、茶叶沫、三彩等色,装饰方法有模印,贴塑、捏塑、剔、刻、划等技法。尤为重要的是三彩釉除了用铅作助熔剂外,当时的人们还发明创造出用对人体无害的天然硼砂代替铅作助熔剂。这一工艺比国外早了五百多年。

加强保护与利用

文物档案管理是文物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为科学管理文物档案,门头沟区将第一、二、三次文物普查的数百万文字输入微机,扫描数千张资料照片,分类管理,刻制成光盘;将一百张珍贵拓片精心扫描制成电子文件。从而使这批资料可以永久性保存。

投资约3500万元新建的门头沟区博物馆,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这是目前北京市区县级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博物馆。博物馆基本陈列有门头沟历史沿革、门头沟民俗、门头沟革命斗争史,专题展有龙泉务瓷窑出土文物展、门头沟煤业文物展,临时展厅设文化长廊,主要展示门头沟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面貌和特色精品,名家书画、个人收藏等。开馆后成为门头沟区的文化亮点。

区委区政府大力加强文物修缮和文物保护工作,抢修琉璃渠过街楼、沿河古城墙、灵严寺大殿、潭柘寺安乐堂、观音殿、戒台寺牡丹院、真武殿及川底下村部分古民宅。自筹资金修缮的妙峰山娘娘庙建筑群已具初规模,形成文物保护、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境内较大的寺庙遗址崇化寺、灵严寺、仰山栖隐寺、滴水岩天泉寺、白瀑寺、天奇瑞祖师塔等均已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部分遗址已先期投资数千万元。

川底下是门头沟深山中的小村,清代原始风貌保存完好。为使文物不造成建设性破坏,有效地保护川底下村的整体风貌,区政府聘请专家制定川底下村文物保护规划大纲,由政府批准实施。为在国际间宣传川底下村,还编写出据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北京古山村——川底下》画册。著名美术家吴冠中先生为画册提供写生作品,国内十余位文物、建筑界权威专家为画册做序。画册全面深入准确地揭示川底下村的起源、现状和保护原则。画册在世界建筑师第二十六届大会上受到各国建筑师的高度称赞。通过不懈的保护与宣传川底下村在旅游界知名度与日俱增,旅游收入也成为该村主要经济增长点。《门头沟文物志》总文字68万,版面图文并茂,收入大量照片、拓片、测量图甚至写实的美术作品,力争最大限度、全方位地介绍文物的内涵与外延。2000年通过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鉴定,受到广泛好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