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航程 新课程 新教材 新人才

2002-11-0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三代领导人关怀中小学教材建设

——十套中小学教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师资、校舍和教材,是学校建设的三大基石。党和国家一贯十分重视中小学教材建设。新中国建立伊始,百废待兴,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就于1950年批准成立以中小学教材建设为主要任务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毛泽东主席亲笔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题写了社名。

邓小平同志等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则使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十年动乱后获得了新生,邓小平理论指引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事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大踏步地推向前进。

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更加重视中小学教材建设。早在1991年3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就专门写信给国家教委负责人,明确指出,为了提高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简称两史一情教育)。为了落实江总书记指示,国家教委制订了《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中学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等文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了相应的教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991年9月4日,江总书记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合作制作的国情教育电视片《神州吟》题词:“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特别是2000年春天,江总书记亲自调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历史、地理教材,3月12日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我最近看了一些初中、高中的历史、地理教材。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级干部要加强历史、地理等知识的学习。”(《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6期获准独家首发)。

人民教育出版社自1950年建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材研究、编写、出版基地,受教育部委托,根据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主持或参与编订了2000年以前的历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先后研究、编写、出版了十套全国中小学教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成就巨大

1.人教社是教材多样化的倡导者、践行者、推进者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巨大进步。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课程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普及义务教育的核心问题。由此,改革开放后第一轮即新中国第七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揭开序幕。

1985年,国家教委初教司和中学司就开始组织力量,对全国不同类型地区的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状况和当时实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于1986年提出《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并决定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承担各学科教学大纲的制订工作。1986年9月,为了确保教材质量,决定实行编、审分开,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和各学科教材审查委员会,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变为审定制,由“一纲一本”变为“一纲多本”“多纲多本”。国家教委制订了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方针:“在统一教学基本要求和统一审定的前提下,有领导有计划地实行课程教材的多样化,以适应我国不同地区各类学校的需要。”我国中小学教材多样化由此开始。到1994年,初中(三年)教材审查完成,1997年小学(六年)教材审查完成。经审查通过,在全国使用的中小学教材有6套(或称5套半)全套教材,75种单科教材2500余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义务教育教材,既有六三制,又有五四制;既有黑白版,又有双色版和彩色版;许多核心课程,既有一般层次的通用教材,又有供部分地区、部分学校使用的实验教材;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既有现行教材,又有新编教材,始终坚持使用一代、出版一代、研发一代;人教版教材不限于自己编写,更多的则是与国内外同行专家联合编写,甚至社外专家学者独立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建社50多年来,不断努力的方向和正在实现的奋斗目标就是教材多样化、系列化、立体化、现代化。

教材多样化,就是在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强调教材的层次、特色和选择,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材系列化,就是作为一课之本的教科书,要削枝强干,删繁就简,去其旧而增其新,少而精,约而简。而必备的教师参考书、学生课外书,则应围绕课本,系列配套,可供选择,以利于师生博览与深思。

教材立体化,当今的教材已不限于纸介质的书,而是以文字教材为主体,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为两翼,并向网络教材发展,以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发展实践能力。

教材多样化、系列化和立体化的实质就是教材现代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如火如荼

为了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首先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新一轮即新中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的。

从1990年开始,国家教委就着手对义务教育《教学计划》进行修订。1992年8月,正式下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指导性文件,并印发24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接着,颁发了《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教材选用工作的意见》。全国大多数地区和学校选用了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

自1996年开始,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对建构我国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做了初步探索。2000年6月,教育部正式颁发了酝酿四年之久、凝聚了各方面智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7月,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出版。9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开始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展开试验。至此,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正式在实践层面拉开序幕。

3.人才为本,教材领先——人教版教材的十大创新

教材是学校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没有一流的教材,就没有一流的人才。世纪之交,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方面受教育部委托,投入相当大的力量对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各科教学大纲和各科教材进行修订;另一方面积极投身到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的研订和各科新教材的编写之中。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人教社推出了新世纪全套新课标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即人教版第十套中小学教材,2001年按时进入实验区。据统计,2001年秋进入全国27个省(区)38个实验区的教材共20个学科47种(小学18种,初中29种),2002年实验区扩大为508个,出版义务教育新教材的出版社已达18家,几乎每个学科都有人教版新教材。人教版新教材以编写质量、出版质量、培训质量、服务质量,赢得了读者,赢得了市场。与此同时,人教社较早地设立了音像、电子教材研究开发部门(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据统计,1991年至2002年,人教社共有39项教育类电子音像出版物获国家各级各类奖。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按照教育部的规划和安排,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各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组织编写。新教材共包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外语(英、日、俄)、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历史与社会、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学科,是一套九年一贯的教材。还有一些新课程教材正在研究开发之中。新教材除学生用书外,还陆续供应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挂图和图片(地图或图册)、卡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电子教科书、网络教材等,形成一个可供不同地区和学校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的多样化、系列化、立体化的教材体系。

2002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教育》杂志陆续介绍了人教版新教材的十大创新。

(1)形式活泼,图文精美,文字优美生动,导语引人入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内容总量上进一步删减,难度进一步降低,大大减轻了不必要的繁琐记忆负担,克服了“繁”“难”的弊病。(3)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克服了“学科中心”的倾向,避免了“偏”的弊病。(4)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加强课程与社会发展和科技新成就的联系,富有时代感,克服了“旧”的弊病。(5)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从而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6)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促进了课程整合的发展。(7)进一步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了充分的空间。(8)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从而克服了“书本中心”的倾向。(9)实验坚持课题制形式,采用行动研究模式,将编写与科研相结合、培训和实验与科研相结合。(10)坚持在继承和借鉴中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

人教版新课标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全面发展,是一套崭新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实验教材。

4.不培训不上岗,先实验后推广:人教版新教材培训与实验投入巨大人力、财力、物力

2001年9月,根据教育部的部署,人教版新教材在全国38个实验区中的29个实验区开展实验工作。2002年全国实验区进一步扩大,实验学生达1000万人。为保证实验区师生稳妥顺利地进入实验阶段,我们对实验区的教师进行了一级培训或“一竿子到底”的培训。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度我社编辑科研人员投入培训约300人次,特聘社外专家投入培训约250人次,培训教师近4万人,赠送教材约3万册。2002年度,我们派出社内外培训人员1040人次,培训教师13万人,赠送教材约4万套(约300万元码洋)。对老少边穷地区还实行了更优惠的办法。2002年度培训经费约投入2000万元。

为使实验区的老师尽快了解新教材的理念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组织专门力量编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试教通讯》,向实验地区免费赠送。同时,人教社投入巨资建设人教网(www. pep. com. cn),及时为实验区师生提供大量教育信息和资源。

中小学教材以质量取胜的基本保证

1.始终把教材编写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为了把中小学教材的编写更好地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教育部党组于1983年7月,批准成立“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署办公。邓小平同志为“课程教材研究所”题写了所名。课程教材研究所及其前身先后承担或主持了六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