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军交英才从这里起航

高校巡礼之一
2002-11-07 来源:光明日报 郭玉党 叶贵先 我有话说


在美丽的渤海之滨,坐落着我军培养军事交通运输和军用车辆装备领域高素质人才的军事学府——军事交通学院。

1995年,学院军事装备学学科被确定为全军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被授予“军队重点学科”;2001年,学院后方专业勤务、军用车辆工程两个学科被列入军队院校重点建设“2110工程。学院在全军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中取得优秀成绩,被授予“教学优秀单位”;2002年,学院15名教员荣获全军“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或银奖;建院30年来,学院为全军军事交通运输和军用车辆装备领域培养输送人才3万多名。

……

抢抓机遇,建设高水平综合院校

军事交通学院组建于1973年,原称运输技术学校。1986年列为高等专业技术院校,更名为运输工程学院。1992年调整为中级院校。1999年,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更名为军事交通学院,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并入学院,学院被列为全军12所综合院校之一,也是全军四所“院所合一”的综合院校之一,担负着为全军军事交通运输和军用车辆装备领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任务。

近年来,军事交通学院党委坚持以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以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为中心,抓住机遇、上下一心、真抓实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快学院建设步伐,形成了完善的教学科研体系,实现了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走上了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学院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成为全军军事交通运输和军用车辆装备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中心和决策咨询中心。

在更名后的第一次党代会上,军事交通学院提出了“人才兴院、质量建院、特色办院、科技强院、从严治院,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办学思路,确立了五年内“把学院建成在军内外同类院校中自身特色明显、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综合院校”的总体奋斗目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适应“打得赢”、“不变质”的总要求和部队军交运输、车辆装备、后方仓库装备建设的需要;形成专业设置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科学,教学管理高效,特色鲜明的教育教学体系;建成军事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科研能力较强的综合院校;建立主要装备设施先进适用、配备完善的保障体系,营造布局合理、整齐优美、文化品位较高的校园环境,走上规模化办学、现代化教学、正规化管理、社会化保障的轨道,为创建军内高水平综合院校打下坚实基础。从此,学院建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立足前沿,打造一流的学科品牌

军事交通学院现有后方专业勤务、军事装备学、军队管理学、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五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在办学实践中,学院深切感到,要建设一流的院校,必须建设一流的学科。为此,学院积极着眼部队现代化建设和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按照“同类和相近专业合并、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原则,以后方专业勤务和军事装备学两个主干学科为核心,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稳定成熟的研究方向,建成了多学科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两大学科群。一是以后方专业勤务为核心的学科群。以军事交通运输为主线和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军事运筹学、军事教育训练学、军队管理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管理科学与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等学科。二是以军事装备学为核心的学科群。以军用车辆装备为主线和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理论及设计等学科。两大学科群,涉及铁、公、水、空多种运输方式;贯通战略、战役、战术等多个层面;跨及军事、工程、技术、指挥、管理等多个领域,具有综合性、系统性、交叉性、前沿性,使得学院“后方专业勤务”、“军事装备学”两个学科内涵更加丰富,优势更加突出,军事应用特色更加鲜明。

以人为本,构筑高层次名师方阵

近年来,军事交通学院实施了“名师工程”,制定了《关于加强教员队伍建设的意见》,设立了人才培养基金,按照“长计划、短安排、分层次、多渠道”的思路,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一是狠抓教员在职培训。坚持不懈地教育教研人员牢固树立献身国防教育事业的思想,敬业爱岗,教书育人,建功立业。学院制定了《新教员岗前培训暂行规定》,规范了青年教员岗前培训工作,重点抓好军政训练、教育理论知识集训、教学基本功训练、学员队代职、岗位见习等五个环节,提高青年教员的岗位任职能力。同时,注重选送优秀中青年教员到国内外重点院校学习深造、访问讲学。近年来,先后选派15名学术骨干到国外留学、做高级访问学者,资助26名教员到国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选送8名青年教员进博士后流动站,32名教员攻读博士学位,58名教员攻读硕士学位。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学院实施了人才引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先后引进博士后5名,博士10名,硕士85名。三是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学院制定了《教学工作奖励暂行规定》、《科研奖励管理暂行规定》,对教学成绩显著和科研成绩突出的教研人员实施重奖。加大奖优汰劣的力度,对20名考核评定为特别优秀的教员,给予提前调整专业技术等级和优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奖励,对3名考核为不称职的教员做了退休、转业或降级处理。四是为教员成才立业搭建舞台。学院积极为优秀教研人员在各方面提供有利条件,使所有博士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都有开展课题研究的实验室。

目前,学院已建设成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年龄结构合理、整体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在560名教员中,有教授36名,副教授(含高工)148名。有全国、全军和总后优秀教师49名,全军“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银奖获得者15名,总后科技银星1名,科技新星8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14名。

注重质量,人才培养成效明显

学院党委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目标,按照“立足部队、瞄准前沿、注重素质、强化特色”的原则,坚持“战争怎样打,书就怎样教、课就怎样上、人就怎样培养”的要求,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实施指挥、管理、技术复合组训,铁、公、水、空运输合训,形成了“部队一线当兵锻炼、青藏高原代职实习、勤务演习综合锤炼”的实践性教学新体系,摸索了一套符合现代教育规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育人路子,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学成果。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13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锻造打赢人才,创多科性综合院校勤务教学特色》、《坚持“实践育人、榜样育人、环境育人”,提高学员第一任职适应能力》等成果获得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连续多年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华北地区物理竞赛、天津市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在今年刚刚结束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学院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9个。2001年,学院在全军工程技术院校基础理论抽测中,高等数学、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等成绩名列前茅。在全军院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中,学院取得优秀成绩,被授予“教学优秀单位”。

在开展研究生教育中,学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培养原则,确立了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先进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吸收当今世界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集中力量编写了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前瞻性的新一代15门研究生专业课教材,重点建设了21门研究生新开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抓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并引入启发性讨论式教育,开展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强化教学全程管理,做到以管理保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确保了研究生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历届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42篇,参与撰写专著9部。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都逐步成为本单位的学术、技术骨干或单位领导,有6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3人进入了博士后流动站,6人晋升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000年,在总部组织的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中,学院硕士研究生教育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学院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军首届学习成才标兵、现任某导弹团副团长、荣立一等功的“92届”毕业学员许光锋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瞄准“打赢”,抢占科研学术制高点

近年来,军事交通学院深入贯彻“科技强军”战略,着眼于军事斗争后勤准备、部队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培养了一支素质过硬、富有创造精神的科研学术队伍。充分发挥军事交通运输科学研究和信息咨询基地的作用,坚持以军事应用研究为主线,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紧紧围绕“打赢”目标,集中力量,重点攻关,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如:由学院研制的“特重装备铁路装卸站台车”,有效地解决了野战条件下我军主战重型装备的铁路快速卸载问题;“整体自装卸补给车”,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军一种机动高效的新型集装化运输车辆,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越野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有效地提高了越野汽车在岸滩、荒地、积雪、泥泞、沙漠等松软地面的通过性和作战、生存能力,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已在我军装备的特种车辆上得到应用;“机场升降装卸平台”,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装备的先进水平,该技术使我军航空物资装备装卸机械化达到新的水平,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截止目前,学院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国家发明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二、三等奖167项。学院现承担国家、军队科研项目180多项。近五年,出版学术专著、译著60多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800多篇,其中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1300多篇,国际学术会议发表60多篇,被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收录30多篇。

整体推进,学院建设全面发展

学院办学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学院建设的全面发展,为学院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思想政治建设成绩显著。学院党委紧紧围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目标,积极研究探索思想政治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武装”明显加强,“四个教育”不断深化,“五句话”总要求深入人心,基层建设整体推进,稳步发展。全院人员理想信念坚定,思想道德纯洁,精神状态良好,涌现出被评为“全军学雷锋先进单位”、“全军先进学员队”、“总后模范学员队”的学员11队;被评为“总后优秀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一等功的特种车教研室等一批先进典型,进一步优化了学院的思想政治环境。

办学条件逐年优化。学院根据教学科研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系统论证,合理规划,重点投入,逐步建立起了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基础设施设备体系。先后兴建了功能齐全的综合教学大楼,建设了面向全军的国防交通保障研究中心、军用特种车辆研究中心、作战交通运输指挥模拟中心和高低温湿热、军事交通运输勤务、军用车辆越野性能、军事交通工程、军交装备发展论证、军用车辆地面通过性等重点实验室,新建了数字化图书馆和校园网,创办了面向全国、全军发行的《军事交通学院学报》、《汽车运用》、《军用汽车》等学术期刊。

正规化管理卓有成效。学院始终坚持从严治校方针,严格用条令条例规范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注重教育与管理、训练与养成、检查与指导相结合,学院的正规化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没有发生重大事故和案件。社会化保障迈出了较大步伐,院容院貌焕然一新,教职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回首过去,激情满怀;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对军事交通运输和军用车辆装备建设、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作为全军唯一一所培养军事交通运输和军用车辆装备人才的综合院校,军事交通学院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朝着新的奋斗目标,勇往直前、开拓进取、奋勇拼搏,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时代的挑战,开创学院更加美好的明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