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爱心铸就教育长城

南通师院教育创新经验之一
2002-11-14 来源:光明日报 王芳 缪玲玲 我有话说

引子:2002年10月14日,《南通日报》大篇幅报道:南通师范学院领导、老师全力以赴,千里寻学子;2002年10月22日,《江南时报》报道:南通师院外籍教师贺怡灵(Erin Hetrick)无偿资助贫困生,奏响了一曲无国界的爱之歌;《江海晚报》2002年10月23日报道:南通师院保安谢九桂浴血勇斗抢包歹徒,确保一方平安……短短的十天时间,在南通师院这片热土上接连涌现出如此多的动人事迹,引起多家媒体的聚焦,这不是偶然,也不是巧合,而是南通师院人爱心意识的自然流露,是“张联现象”的又一次升华。本文将为您揭开“张联”和“张联现象”的神秘面纱。

一封来信引出的故事

“敬爱的张联老师(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我不知道这是否是您的真名):

收到您的汇款,我们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您与我们素不相识,却为我们贫困生着想。在春节前夕寄来了500元钱,这500元人民币的经济价值可以估量,而您崇高的精神却是无法估量的……

现在,我们已经是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了,离中考只剩下一个学期。在这最后的100多天中,我们一定会加倍努力,发奋图强,争取以优异的成绩跨进高中的大门,决不辜负您的殷切期望。我们一定向您学习,以实际行动来报答您对我们的厚爱,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乐于奉献。

陈志勇、卞美琴3月6日”

1997年春节后一个月,原南通师专数学系每隔一周便收到来自如东县先民中学和双南初级中学类似上文的感谢信,感谢该系的张联同志连续捐款千余元资助特困生的崇高行为。然而数学系并无张联此人。于是,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一个寻找张联的行动在师专的校园里悄然展开了……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连续资助几个500元,对于一个普通的教师或者仍是消费者的学生而言,的确是个不小的数目啊。同学们奔走相告,互相打听,教师们亦互相询问,都没有任何结果。系主任秦副教授急匆匆地把这些信件拿到了党委书记、校长处,拿到了宣传部、校报处,希望通过校领导和宣传部门的介入来发动全校师生寻找张联。

在反复寻找、多方打听未果的情况下,人们的思路转入了深层次的推敲,于是一个清晰的结论一跃而出:张姓是中国姓氏中最大的也是最普通的一个姓;联,顾名思义,就是联合。张联,这不就是一群普通人联合起来捐资助学,给贫困生献爱心的意思吗?而且,从资助的金额及连续资助的时间来看,这样的推断也是合情合理的。那么,这就是说有几位老师或几位同学,或者几位老师和几位同学联合起的一个不留真实姓名的资助群体正在默默地进行着这样一种爱心行动。找寻张联的行动至今没有结果,或许,永远都不会有结果。但是,给贫困生的捐款却从来没有间断过,像一场及时雨一样,它总是在贫困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如约而至,署名仍然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张联。大家恍然:每一个有良知、有爱心的人牵起彼此的手,捧出火热的心,献出诚挚的爱,他们,不就是张联吗?

“张联基金”的成长和壮大

“张联”的出现在春天的师院校园里掀起了层层爱的涟漪,校领导高度重视,全校师生广泛关注。1997年4月9日,学校隆重举行“学习身边人、身边事报告会暨‘张联’基金成立大会”。至此,张联基金已经成为资助该校特困生和贫困地区特困生的专用款项。学校每年拨款10万元扩充基金。这个款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挪作他用。基金会成立的当天,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再到广大学生,100元,50元,10元……钱数有多有少,心意都是一样的。张联基金起源于师专,发展壮大于师院。刘一平院长从1999年开始便一直为“张联基金”捐款,到目前为止,他已多次大额捐款,资助学生达数十人。人格的魅力是一种无声的教育。“爱心”大行动在全院迅速升温。2000年,张联基金共收到捐款12.8万元;2001年共收到捐款21万元,2002年截止到目前,已收捐款24.7万元!基金自成立以来,共收到捐款七十多万元,资助贫困生800多名。这其中传唱着一曲又一曲动人的赞歌。南通市港闸区陈桥乡六千荡村的谢大妈,便是不得不提的一个人。

说到谢林云,师院人都亲切地称她为“田野里走来的‘张联’大妈”。从1997年学校的张联基金会成立以来,每年3月,基金会总能收到谢大妈寄来的100元汇款。她在给党委副书记杨礼宾的信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在家带孙子的农村妇女,主要收入靠养鱼、养猪……我们上学时家里穷,希望孩子们能珍惜时光好好念书,做一个高水平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有生之年,我每年都将寄100元钱给张联基金会……”看得出,这100元钱对于这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来说,并非是个小数目。谢大妈的住房还是她当年结婚时盖的,一部彩电是家里唯一的现代化电器。大妈的老伴因为身患高血压而导致中风,1998年就已经不能做事了,现在每月的医药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是谢大妈觉得,自己苦一点是小事,孩子们能有学上是大事。大妈还说,下次不再到邮局去寄钱了,她要亲自送过去,因为她想看看伢儿们。

今年4月3日,谢大妈的心愿终于实现了。“张联基金”受助学生汇报会在师院主报告厅隆重举行。受助学生和捐款人代表出席了会议。看到这些正在学习和即将完成学业的孩子们有的多次获得综合奖学金,有的已经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谢大妈的脸上露出了最质朴、最欣慰的笑容。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联基金会的行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先后有数十家单位和个人对基金会给予了捐赠。南通市供电局工会的同志们专门成立了“献爱心资助特困生基金会”,南通市交巡警大队李海全大队长更是发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勉励自己的同志每个月从工资中抽出几十元钱来资助贫困学生;江苏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从2002年--2004年每年资助贫困生五万元;南通市商业银行捐款三万元;南通市台协、侨办、金凯广告公司、港闸市政公司、南京苏宁公司等等单位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海外人士王沈文蓁(台湾)捐资1185美元。化学系97级毕业生陈刚在校读书期间就是贫困学生,每次有了特困生补助院系领导总是最先考虑他,毕业后,他将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悉数捐给了母校特困生,希望他们自强不息;甚至,张春梅、周小静、陈卫龙、王娟等同学将自己所获得的资助又捐给了其他生活困难的同学。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染力?这是心的呼唤和爱的传播,榜样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啊!

如今,张联基金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章程,成为贫、特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机制。到目前为止,南通师院没有一名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

千万个“张联”在行动

用于资助本校贫、特困生的张联基金成立以后,师生捐资助学的动人之举不胜枚举。张联精神,这朵绽放的文明之花越来越亮丽多彩。张联基金是有限的,但它所演绎出来的爱心、真情和精神是永远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校膳务科临时工叶季红突发脑溢血危难之际,爱心基金会伸出了援助之手;一位被资助的同学看见大家都在为“希望工程”捐款时,毫不犹豫地掏出了身边仅有的5元多零钱;数学系学生自觉提议通过集体勤工俭学获得报酬来资助贫困生;张联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开展科技文化服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不愿透露姓名的退休老教师欧阳春(为充分尊重本人意愿,此处为化名)捐资10万元设立“发展”奖学金,支持清寒学优生的学业。王淑华、潘荔萍用跨越国界的“雷锋血”挽救了外国友人斯蒂文的生命,奏响了爱之歌的最强音……一个关爱他人、助贫济困、自强自立的良好气氛已经从南通师院辐射到南通市乃至全社会了。

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一平同志在接受采访时说:“学校不仅是传授文化知识的地方,它还是传播文明风尚的摇篮,更是塑造真善美的沃土。无论是作为南通师院党委,还是作为普通党员,我们都应该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提出的要求,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在学校里,首先要为学生服务。没有爱心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的学生。今天你用爱心来对待他们,明天他们就会用爱心来回报社会。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做好张联基金的宣传、组织、管理工作,让这一行为发扬光大,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的确,师院党委所理解的爱,是一种大爱,他们把对学生的每一点关心与疼爱都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犹如甘甜的雨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最终形成社会与学校之间的爱心互动。

今年9月17日下午,来自四川山区的新生龚松对同学说了声“我要回家”后,就私自离开了学校。次日,院领导得知此事,立刻指派专人负责此事。打电话和寄特快专递双管齐下,可是由于龚松的父母均在广东打工,其所在的村委会最终没能给予准确的答复。院方决定派人去四川省阆中市龚松家查实。细心的院领导还特意安排了老家就在四川的物理系老师张爵宁与中文系顾金春老师一同前往。按照学校财务管理的规定,一般教职员工出差是不可以坐飞机的。但这次院领导却破例“大方”地请两位老师“飞”往四川。为了学生,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当两位老师一路奔波、疲惫不堪地出现在龚松面前时,他惊呆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南通师院的老师会千里迢迢、翻山越岭来寻找自己!此刻,两位老师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学校还能要我吗?”龚松的心头充满疑虑和担心。两位老师立即请示院领导,很快便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欢迎龚松同学回到南通师院这个大家庭。

是啊,南通师院不仅是一所拥有9000余学子的美丽的大学,更是一个以学生为本,团结、友爱、温馨的大家庭。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学生的去向和安危怎能不牵动着每一位领导和老师的心呢?

坚决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

走在静谧的校园里,你会不经意地发现有这样一群人:当别人徜徉在校园的林间小道,放松一天的疲惫心情时,他们正奔波在去家教的路上;当别人出手大方,下馆子,吃肯德基、麦当劳时,他们却在为六毛钱一份的青菜“斤斤计较”;当别人早已进入梦乡时,他们还在快餐店昏黄的灯光下洗刷盘子……他们,是大学校园里的特殊部落——贫困生。贫困生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它是一个不小的群体。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全国560万名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有100.5万人,特困生44.9万人,分别约占在校生的18%和8%。就南通师范学院而言,9000多名在校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占到18%左右。这是我国社会大变革和高等教育大改革、教育布局大调整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加之我国毕竟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然而,这样一个群体,牵动着千万人的心,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南通师院始终把解决贫困生的生活问题作为保持学校稳定及对社会、家庭、学校高度负责的大事来抓,经过几年的实践,该院已经建立了奖(国家、校级奖学金)、贷(助学贷款)、勤(勤工助学)、补(社会资助)、减(减免部分学费)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形成了“学校补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三位一体的帮学助困机制,目前师院助学贷款合同金额达965万元,资助贫困生666人次。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资助特困生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程,唱主角的不仅仅是特困生,它需要所有的人都加入进来,与贫困拔河,与命运拔河,与岁月拔河,这已经成为全体师院人的共识。为此,学校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通过办理助学贷款、发放补助、减免学费、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多种途径尽力解决贫困新生的各种困难。今年,就有500多名贫困新生由“绿色通道”顺利地跨进了大学殿堂。此外,国家奖学金也于今年9月1日开始实施,给予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不同级别的补助,最高达到6000元人民币,这些都有效地保证了学生能够安心在学校读书。贫困生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位贫困生在日记中说:“学校和社会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金钱的资助,给予我们的更是精神的慰藉。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告别了往日的消沉和颓废,坚定了奋发向上的勇气和信心。”

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在师院党委的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南通师院建立起了解决贫困生的有效保障体系,南通师院人用爱心铸就了一道坚固的教育长城。这道长城为贫困生遮风当雨,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撑起一片晴空,带来一片温暖。值此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之际,南通师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一平同志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在张联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号召广大教职员工和同学以新的精神面貌自觉地服从并服务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以新的业绩向即将组建成功的南通大学献礼,向党的十六大献礼,努力为高等教育的灿烂和辉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