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在全国声乐大赛中获奖的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雪人组合”(女声四重唱)正在演唱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
坐落于南京秦淮河畔、石头城下的南京艺术学院是我国独立建制的艺术院校中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她的前身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是由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建于1912年)、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建于1922年)和山东大学(建于1901年)艺术系美术、音乐科于1952年合并而成,建址江苏无锡社桥。1958年1月迁址南京丁家桥,1959年6月升格本科并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今年12月8日南京艺术学院将迎来建校90周年、并校50周年、办学百年校庆纪念庆典。
1912年11月23日,年方17岁的刘海粟集资3000元,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几位画友,经过短期筹划和努力,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美术专门学校——上海美术院。翌年二月首次招生,在“不息的变动”中,经全体同仁的不息努力,于1915年更名为上海图画美术院;1921年改名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定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遵循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办学,并深得蔡先生的关注与支持,蔡元培先生不但亲任上海美专校董会主席要职,更为美专校歌作词,还亲笔题写学训和校训:“闳约深美”、“诚实”。1918年11月,上海美专创刊了第1期学报《美术》,蔡元培先生题写封面,鲁迅先生以“庚言”笔名作文称颂。上海美专汲取先进思想,在20世纪初期的我国创导户外写生、人体写生、男女同窗授课等,以实际行动实践了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主张,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创造了宝贵的经验。
1922年9月,颜文梁先生和几位画友租借苏州旧府中学9间平房作校舍办起了“苏州美术学校”,颜文梁任校长。颜先生出于对社会、时代、事业的热忱,直面艰难的环境和现实,提出了“忍、仁、诚”三字作为“校训”,以达到真、善、美的高尚境界。依靠这样的精神支柱,群策群力,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下,终于于1932年10月正式获准定名为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在此基础上,颜文梁提出“中西合璧,造就人才”作为办学方向。1929年至1931年间,乘赴欧留学考察之机,颜先生为苏州美专购回460余件希腊、罗马与文艺复兴时代的名作石膏像,成为苏州美专乃至我国现代美术教学的巨大财富。苏州美专与上海美专一样重视实用美术教育,尤其在印刷和制版,以及艺术动画的开拓并培养出我国第一代动画专家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山东大学艺术系是由解放战争时期活跃在山东解放区的六个文工团与华东大学文艺系整编而成,1951年3月15日正式并入山东大学。山东大学艺术系设戏剧、音乐、美术三科。1952年10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山大艺术系戏剧科调往上海,与上海剧专合并成立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音乐与美术两科则和上海美专、苏州美专两所私立高校合并成立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建址江苏无锡,成为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创建于革命战争硝烟中的文工团与私立学校的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机体,既能经受风浪,又能奋发进取,恰好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缩影,更能在新时期专业艺术教育事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刘海粟是上海美专的创办人兼校长,三校合并后历任华东艺专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刘校长虽历尽磨难,却矢志不移,终身奉献于美术创作及艺术教育事业,在他走完98岁苍茫博大的人生旅途之际,国家教育部给予“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的高度评价。正是在老校长崇高精神的教诲下,南京艺术学院继承母校优良传统,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以与时俱进思想作指导,将校训综合为“求实、创新、致美”,不仅是我院进步与发展的写照,也是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进步与发展的体现。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南京艺术学院发扬山大艺术系革命向上、上海美专开拓创新、苏州美专勤奋务实的精神,以求实、创新、致美的精神,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用国有公办、国有民办、中外合作、校企合作等办学机制,把“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紧密结合,发挥学科门类相对齐全的“综合性”优势,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出发点,实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实施国际通行的完全学分制,以符合新时期新型人才的新需求,保证并提高教学质量。90年中,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专业艺术人才一万余名,可谓桃李满天下。
今日之南京艺术学院已成为拥有多学科、“本硕博”多层次教育体系的新型综合性艺术院校。为适宜高速发展需要,我院在同类院校中率先成立二级院系,目前,全院包含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尚美学院、爱乐学院、影视艺术系、舞蹈系、演艺学院、留学生院、成人教育学院及附属艺术中专校等11个教学单位,设有本科专业15个,包括美术学、绘画、雕塑、设计艺术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影视文学、影视表演、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等;专业方向35个;专升本专业8个;各类专修科(含成教)专业24个。设有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含各学科专业方向19个,并拥有全国艺术院校首批获准的美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美术学与音乐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成人教育学院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为江苏省成人教育重点专业。同时,设有美术考古研究所、数码艺术研究所、传统与现代手工艺研究所、当代美术研究所、流行音乐研究所、南京艺术学院实验乐团、青年实验歌舞团等科研、演出机构。艺术创作、实践、科研成果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南京艺术学院十分重视借鉴世界各国艺术教育的经验,积极开展各项对外交流活动。近年来,一大批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赴国外学习,举办画展,参加国际大赛等,提高了我院的国际知名度,相继与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韩国、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并接待了众多海外艺术界和教育界的朋友来校讲学、参观、交流。
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在这所历史悠久的艺术殿堂中,曾经涌现过一大批我国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和著名艺术家或教育家:蔡元培、刘海粟、颜文梁、张大千、黄宾虹、张聿光、李毅士、陈抱一、陈树人、潘玉良、姜丹书、陈之佛、朱屺瞻、洪野、诸闻韵、谢公展、吕凤子、丰子恺、俞剑华、关良、潘天寿、贺天健、滕固、郑午昌、马公愚、汪亚尘、李泳林、向培良、许徵白、吕澂、王济远、王远勃、张弦、倪贻德、吴梦非、傅雷、吴茀之、谢海燕、诸乐三、顾坤伯、江新、李金发、吕斯百、蒋兆和、张辰伯、刘狮、汤凤美、金律声、刘质平、陈克白、姜书竹、周碧初、常书鸿、来楚生、唐云、陆一飞、方介堪、汪声远、丁善德、戴粹化、谭抒真、赵梅伯、郭志超、杨嘉仁、徐华、胡然、徐安珍、刘惠佐、张舍之、何慧如、陈盛铎、黄觉寺、胡粹中、张紫屿、张辛稼、吴子琛、周方白、沈寿朋、蒋吟秋、张耀卿、李曼丽、曼者克、克拉拉、朱士杰、黄友葵、宋寿昌、程午加、甘涛、刘少椿、孙文林、申茂之、施世珍、何之培、蒋仁、张云和、温肇桐、刘汝醴、陈大羽、臧云远、牟英、姜希、盛雪、罗叔子、高孟焕、李新……他们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崛起和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也为今天南京艺术学院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年艺苑勤育艺术新花,九秩南艺再创世纪辉煌。跨入21世纪的南京艺术学院,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全院上下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主动适应经济建设新需求,在短短几年中稳健地超常规发展,完成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举的教育模式的历史性跨越,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留学生4268人,成教生2387人,附中学生632人的新规模。学院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积极构筑人才高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实施素质教育,重视能力教育,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再过10年,南京艺术学院将迎来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我们要以全面推进艺术教育现代化为宗旨,以“提速”发展与内涵发展为主题,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为重点,以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为保证,以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为动力,以优化资源配置为基础,全面提升全院教育教学、科研创作和管理服务水平,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江苏建成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强省作出贡献,朝着一流的新型综合性艺术学府的目标稳步迈进。
90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瞬,对于南京艺术学院而言,却是发展阶段中重要的里程碑,它的辉煌赋予时间以新的意义,亦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开始。当今,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形势下,在即将迎来我院建校90周年、并校50周年、办学百年校庆纪念的欢乐日子里,我们全院广大教职员工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为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