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世界感受热情与魅力

2002-11-25 来源: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 陆斌 吴宇 我有话说

再过8天,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城市的谜底将在摩纳哥蒙特卡洛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成员国代表大会上揭晓。代表中国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东方明珠”上海,正全力以赴,向成功冲刺;13亿华夏儿女正热切期盼着被称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奥林匹克”的世博会第一次光临发展中国家,在中国找到广阔而美丽的新天地。

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坚持20多年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的历史必然,是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摆脱近代长期贫弱、走向伟大复兴的宏伟决策,也是飞速进步的当代中国敞开胸怀、积极致力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和国际展览事业发展的一项多赢选择。

回首3年的申博之路,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决心、中国市场的魅力和前景,正在打动和吸引全世界。正如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年3月会见国际展览局考察团时所说:“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举办一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界博览会。”

百年梦想今欲圆

1993年,国际展览局接纳中国为第46个成员国。1999年12月8日,中国政府代表在国际展览局代表大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上海作为申办城市,申办2010年世博会。2000年3月17日,中国政府成立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委员会,国务委员吴仪经朱镕基总理批准,担任申办委员会主任。2001年5月2日,中国驻法大使吴健民正式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了申办申请书。

其实,中国近代一些先知先觉的有识之士,早在一个世纪多前就开始著文介绍世博会,并主张中国举办世博会,促进工艺进步、生产增长和商业发达。例如启蒙思想家郑观应早在1894年刊行的《盛世危言》一书中,就详细介绍了世博会历史。他强调,“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救中国之贫,莫如大兴工艺。”但是,旧中国国力衰弱,外侮频仍,郑观应等有识之士举办世博会的设想和建议,只能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

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16万亿美元,财政收入为1979.6亿美元,衡量国民经济外向度重要指标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23%,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中国有能力、有条件申办博览会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拥有1300多万人口的上海,去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500美元,综合经济实力达到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上海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旧区改造、产业结构调整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城市综合素质大大提高。特别是经过’99财富全球论坛、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洗礼,上海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陈良宇指出,上海正在迈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由上海申办世博会,必将成为推动上海和华东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将因此跃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1月30日,在当时的6个申办国家中,中国第一个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了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报告以及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的支持信。中国政府郑重承诺:确保认真执行《国际展览公约》的各项规定;保证采取一切措施为所有参展人员及展品提供安全保障和入境便利,并对发展中国家参展提供优惠;保证在财力上给予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支持并作最终担保。这一切,都显示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对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庄重姿态和强大实力。

众望所归,精诚所至

眼下,无论在北京、上海,还是在西部边陲乌鲁木齐等全国大中城市,都可在街头看到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醒目海报:红霞满天的大海上,两个互动交融的圆如东升旭日,代表了各国经济、科技、文化成果和世界人民智慧的汇聚、交流,一个可爱的中国孩子睁大眼睛,兴奋地向这两个圆张开双臂……

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汪均益说:“这是中国人民热情期盼世博会最生动的写照。”

早在2000年8月,上海统计局所属城乡抽样调查队在全国50个城市开展的民意调查表明:89.4%的人认为中国有必要申办世博会,94.4%的人支持中国申办世博会,92.6%的人认为中国有能力举办世博会,78.6%的人相信中国申办会成功。盖洛普公司的调查也表明,中国民众和上海民众对中国申办世博会的支持率分别高达90%和93%。

上海黄浦江畔的白莲泾小区,地处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址规划区,有3000多居民。随着申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小区居民一起动手做了一艘大纸船,里面撒满了3000颗晶莹透亮的幸运星,船上三面风帆祝愿申博一帆风顺。居民江君芬说:“如果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我们就要搬离这儿。但白莲泾的明天会更加美丽,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好。”

3年来,从“大学生骑车申博万里行”到2010名上海市民代表宣誓,从“万人签名”到“长江三角洲申博之旅”,中国民众支持、参与申博的各种活动如银河之星,难以计数。“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汇聚上海,博览世界”、“走近东方文明,展示世界未来”等6140多条朗朗上口的申博口号,凝聚了全国26个省市区民众的智慧和热情。

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以及广大民众的热情参与,成为中国申博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中国申博进程不断前进。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虽然面对激烈竞争,但各个部门运转高效,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两年多来,中国申博代表团先后多次在国际展览局成员国代表大会上亮相陈述,每次都能创新出彩,得到了国际展览局和各国人士的高度评价。多次在国际展览局所在地巴黎举行的展示中国形象和申博热情的国家级文艺演出,也获得了极大成功。

世博会最好的“家”

今年3月,国际展览局将上海作为首个申办城市进行实地考察时,气魄宏大、别具匠心的世博会申办规划会址及设计方案深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考察团成员不约而同地表示,希望早日看到上海世博会申办方案从蓝图变为现实。

上海世博会申办会址几经斟酌,最终选在上海母亲河黄浦江流经市中心的一段旧城区,总用地面积400公顷。一条椭圆形运河、多条绿色植物走廊,一座专供游人在浦江两岸徜徉观光的花桥,将世博会场馆建设和谐地融入浦江两岸宏伟的整体开发工程中。最重要的是,这里目前都是成片的杂乱交错的旧厂房、船坞和民居,如能举办世博会,将极大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推动黄浦江两岸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周边地区繁荣。世博会会址从而将成为继外滩和陆家嘴之后,上海城市形象的新标志。

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申办主题,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是自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首次设定主题以来,世博会第一次出现“城市”主题。中外专家评价认为,这一反映人类永恒追求的主题,富有创意,体现了举办地上海的特点。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可身处从昔日小渔村发展为今天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展示各自城市发展成就,共同启发和探讨未来世界城市发展之路。

预计超过7000万人次的海内外参观规模,更是世博会之树焕发青春亟需的“肥沃土壤”。因为自从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创造了6400万人次的参观纪录后,世博会与会观众一直在低谷徘徊。

上海世博会园区建设大约需要30亿美元直接投资,由此带动的交通、商业、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约是举办世博会费用的5—10倍,同时世博会需要高水平的融资、商业、旅游、管理以及法律等专业服务,这都为海内外各类客商参与上海世博会筹建和举办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一年来,随着申博气氛日渐升温,包括美国通用汽车、可口可乐、日本东芝、瑞士罗氏制药、法国家乐福在内的众多国际知名企业,都向中国申博发出祝福。

12月3日,国际展览局的投票之日。当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宣传片让全世界注目中国,当象征高新科技的激光琴演奏出曼妙的中国民歌《茉莉花》,我们期盼中国成功,祝福上海顺利。正如曾多次访问上海的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比森特·冈萨雷斯·洛斯塞塔莱斯先生所说:“世博会如果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意义重大。因为发展中国家对举办世博会更有热情、更有兴趣,都希望借此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自己。反过来讲,世界也应该多了解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

(新华社上海11月2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