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校学报 向学术名刊跋涉

■视点
2002-11-28 来源:光明日报 计亚男 唐山雨 我有话说

“鉴于当时在一些师生研究学问中,守一家之言,排斥其他;或者学文学者蔑视科学;治一国文学者,不肯兼涉他国;治自然科学者,而不肯稍涉哲学等,这种局守一门,互不联系,对于学术研究实为不利。而创办月刊,则可以网罗各家之学说,破除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克服在研究工作中的褊狭之见”,进而达到其以科学学术成果“流布于人间”,“贡献于吾国之学者,及世界之学者”的目的。

这是蔡元培先生1919年为《北京大学月刊》创刊所写发刊词中表达的理想。这种力避偏狭,兼容并蓄,追求学术品格的做法后来便成了我国高校学报的基本准则。

正是这种追求,使得学报在高校学术的交流与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几乎每所大学、中专院校都可以看到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两个版本的学报,全国学报多达1600多种,包括人文社科类700多种、自然科学类900多种。在我国学术期刊的阵营中,高校学报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面对今天期刊界发展的机遇,一些高校学报在办刊思路、风格、形式等方面有了新的探索与追求。这些探索与追求开始了中国高校学报力创品牌,欲与国内外学术名刊比高的艰苦跋涉。

有特色才有作为

在国内外有着广泛影响的《文史哲》(山东大学主办),今年年初开辟了一个新的栏目:当代学术名家与学术史。主编蔡德贵认为:“当代学界名流70岁以上的老辈学者,如季羡林、张岱年、任继愈、费孝通、雷洁琼、王元化,香港的饶宗颐……都值得学界认真研究。特别是80岁以上的学者,要进行抢救性的研究。还有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学者,也应该通过对他们的个案研究,把他们进一步推向世界,让国际学术界能够了解他们。”

从今年第1期开始,该刊陆续发表了对季羡林、陈寅恪、高亨、王元化、黎澍、陆侃如、冯沅君、萧涤非等学术前辈的学术思想研究论文,在年底的第6期上还刊发了杜维明先生的《全球伦理的儒家诠释》等海外学者的新作。据悉,明年《文史哲》还准备发表有关对冯友兰、蔡尚思、饶宗颐、钟敬文、殷焕先等学者进行研究的文章。

《文史哲》的这种努力使得该刊的学术研究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同时也与国际学术界的知名学者有了广泛接触,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著名学者杜维明、成中英、沟口雄三、田辰山等给他们寄来了自己的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的“可持续发展”专栏,以文理融合的方式,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成功的研究,办出了自己的独有特色。

该专栏从1997年开始,刊发了一系列探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论文,由于所论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而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该刊所载《中国“西部区”范围及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一文,提出了“近西部”和“远西部”的概念,提出了湘西和鄂西等地也应属于西部的看法。此文受到了各方的广泛注意,国家开发计划部门采纳了文中的某些主张,已将湘西和鄂西归到“西部”范围。而《生态建设产业化》一文,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此文刊发后,不仅在学术界反响强烈,而且受到国家负责西部开发的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并已按生态建设产业化这一思路指导西部开发的工程。该刊负责人介绍说,这样的事例还有好多。这些事例表明,文理学科的共同攻关,有利于探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一些难题,并可做出应有的贡献。

打破近亲繁殖,小刊亦能出品牌

创刊于1978年的《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长期以来,一直僻居西南边陲,默默无闻,在全国文科学报中,是一只毫不起眼的“丑小鸭”。但自1995年实行改版以来,该刊坚持“宏扬创新精神,提升学术品位”的办刊精神,在高校学报界脱颖而出。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崛起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积极开放办刊意识。

我国的高校学报一直以服务于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为己任,因此,向来以发表本校作者文章为主,对许多优秀的校外来稿常因内外比例的限制而不得不忍痛割爱。这似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则坚持改革精神,冲破这一限制,实行开放式办刊。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栏目,坚持内外稿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非但如此,该刊还打破地域、国界限制,主动出击,向有关专家组织稿件。如1995年第1期所发香港学者乔健的《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困境与前景》一文,引发了中国人类学界“中国人类学向何处去”的大讨论并成为1995年中国的学术热点之一,对我国人类学的发展起一定影响作用。

现在,在该刊发表文章的既有校内学术青年也有校外学术名家,既有国内领军人物也有国际著名专家。这样,不仅提升了刊物的学术品位,而且还使本校作者能与国内外名家“同台演出”,对他们起了提携的作用。

此外,像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也成为高校学报的积极追求,一些有条件的学报已开始正式实施。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的理事会上,开放办刊、追求学术品格、办出独有特色成为与会者的共识。这一切使得我们有理由期待,我国高校学报将在学术建设与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