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迈向现代化的北京教育

2002-12-02 来源:光明日报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教委 我有话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北京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首都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可以说,过去的十五年,特别是近五年,既是首都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首都教育改革取得巨大成绩的时期,它为率先基本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发展

——基础教育走在全国前列,市民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始终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优先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基础教育的战略目标,始终坚持基础教育在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继“八五”期间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之后,“九五”期间又在全国率先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五年来,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9%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一直保持在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5%以上。特别是近4年来,普通高中连续大幅度扩招,其中重点高中招生已连续3年保持在普高招生总量的40%左右,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由五年前的3.5∶6.5提高到现在的5∶5,优质高中招生比例逐年增长,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民的受教育水平在国内最高,全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比1990年的8.6年提高了1.4年,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倍。五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上百亿元,大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通过实施“城近郊区百所基础薄弱初中改造计划”、“山区中小学建设工程”、“农村千所完小改造计划”、“远郊区县普通中学规范化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实现了农村完小以上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部达到市颁办学标准,综合办学实力大大增强。1998年启动的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已有42所学校参加示范高中建设专家评审论证会,其中14所已通过市教委首批认定。2002年,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对符合借读条件的流动儿童少年实行就近入学,并大大降低了借读费。2002年秋季开学时,北京市对农村地区和城市部分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全部免交学杂费的措施,有10个远郊区县家庭和城近郊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约60万名在公立中小学就读的学生免交了杂费。仅此一项,市、区(县)政府每年就增加1.2亿元投入。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快速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五年来,北京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基本满足了求学者的入学要求,有30%的市民和50%以上的从业人员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既改善了北京劳动力队伍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也基本保证了首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各行业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调整了布局结构,加强了骨干示范校建设,优化和整合了中等职业教育资源。2001年,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达到30所,省部级骨干示范校达到41所,约占总数的23%。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成为首都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2001年共招生近3万人。成人教育通过实施“中高层次紧缺人才培训工程”、“转岗人员培训工程”、“乡镇企业职工培训工程”,形成了以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区教育、农村教育、企业教育为载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01年全市各类成人教育培训达560万人次,创历史最高水平。社区教育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初步建立起社区学习网络。到2002年,全市已建立了6个社区学院,城近郊区80%以上的街道都建立了社区教育中心或市民学校,为社区内居民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北京首创的,并得到社会广泛响应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进一步快速发展,2002年参加自学高考的人数达70万。此外,广泛开展各种资格性证书考试的培训活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进一步满足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北京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最集中、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在第三次全教会之后,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2001年,北京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1所,成人高等学校41所,其中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高校23所,占全国的20%多;高校研究生院13个,占全国高校研究生院总数的25%,在读研究生约8万人,比1997年增长了99%。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年均增长21%,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从1997年的45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73万人,18—22岁年龄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居全国最高水平,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五年来首都教育共培养各类专业人才76.54万人。与10年前相比,北京市高学历人口所占比重增长最快,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增加了7543人,增幅达81.1%。

——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努力实现首都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下大气力建设北京教育信息网,1998年率先开展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山区现代远程教育。目前北京教育信息网提供实时交互的远程教育服务已辐射到全市10个远郊区县。2001年9月,各区县现代教育技术传播中心全部建成开通,信息技术教育得到大力普及。作为“数字北京”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校校通”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全市已有400所中小学校建起了校园网,中小学校的计算机拥有量已达较高水平,小学校均48台,师生平均8人一台;中学校均70台,师生平均15人一台。北京高校正在走向“数字校园”,2000年启动了大学“上网工程”,目前已有51所高校建立了校园网。据统计,重点大学的学生人均每年上网达到300小时以上,师生上网率在98%以上。高等远程教育开始启动,经教育部批准,北京的13所高等学校开展了高等远程教育试点,截止到2001年底,已注册在校生8.5万多人。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北京教育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北京是全国吸收留学生最多的地区,2001年,来自1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2万名学生在北京59所高校学习,占全国留学生的40%左右。有700余名外籍中小学学生在15所中小学学习。目前北京市派往国外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445人,分布在121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合作办学,合作办学专业领域涉及外语、商贸、财会、旅游、工商管理、信息技术、能源技术、服装设计等。截至到2001年,全市中外合作办学高等学历教育机构4所,高等非学历教育机构27所,中专学历教育机构9所,中等非学历教育机构1所,学前教育机构1所,在校学生近2.2万人。此外还有4所国际学校。目前北京已经成为亚太地区著名的教育中心之一。

——学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五年来,北京教育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全面推进”的思路,大力加强学校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肯奉献的中青年同志走上了领导岗位;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党员的思想理论素质和党员意识有了较大提高;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逐年提高,学生中党员比例由1995年的5%提高到了2001年的9.3%,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达到41%;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得到改进、创新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校园文化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北京教育系统保持了多年的稳定,为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各项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目标,我市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基础教育进一步完善了主要由区县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基本上理顺了市、区(县)、乡三级管理的职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自1998年以来,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北京地区有33所普通高校和部分成人高校进行了管理体制调整,市属、市管普通高校已从1995年的12所增加到31所。通过调整,加强了省级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筹管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高教管理体制基本形成。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也作了重大调整,进一步改变了条块分割、力量分散、重复办学的局面,逐步减少了行业、企业办学,加强了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统筹。办学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国家包揽举办各种教育的局面已经结束,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种形式、多种体制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我市社会力量办学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的学前教育机构,已经形成了以社会力量举办为主的局面,在中小学中有40所国有民办学校、50所民办学校,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达到93所,各级民办学校在校生达到15万人,社会力量办学已经成为我市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教育发展目标和城市改造与建设规划,教育体系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在高标准巩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扩招。同时运用新的管理模式和新的运行机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调整高等教育层次和类型,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进一步缓解了非义务阶段教育的供求矛盾。调整中等师范教育和卫生教育体系,从1999年开始停止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大幅度压缩中等卫生教育规模,逐步提高小学教师和卫生系统人员学历层次。根据全市人口数量、布局变化的趋势与城市改造与建设规划,各级各类教育的布局调整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小学近5年每年减少100余所;普通中学从1995年的710所增加到2001年的791所。同时通过撤并、置换、转让、合作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资源,基本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布局。

——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从1999年开始全面展开新一轮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精简机构,优化队伍,目前普通高校生师比已达到17∶1,办学效益大大提高。重新制定了北京市全日制中学、小学、职业高中校内机构设置及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强了对基础教育学校的编制管理。大力推行岗位聘任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努力形成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普遍实行了岗位聘任制。基本建立了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和教职工合理流动机制,人才流动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一个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正在形成。

——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北京市是在全国较早提出重视学生素质培养的地区,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试验。率先调整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标准,加强了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标准,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第三次全教会后,北京各级各类教育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突出对学生道德品质、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步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了中小学德育建设工程,坚持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提高中小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启动了北京市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了教材改革步伐,构建适应新形势的教材体系;加强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开展了“快乐教育”、“创造教育”、“主体教育”等多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减负”为突破口,多管齐下,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了对学生课外、校外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为青少年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高等教育进一步加强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继续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创新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全面修订教学计划,按照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了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休学创业;加强了“教学共同体”的建设,先后组建了由15所高校参加的学院路地区、由9所高校参加的中关村南大街、由4所高校参加的东方大学城等3个“教学共同体”,促进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对加强文理渗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招生考试就业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小学就近入学和初中免试就近升学的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中考中招改革继续深入进行,市、区(县)统分结合的招生考试运行和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在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春季招生、网上录取和北京市单独命题等改革试验工作。通过改革高校招生就业方式,推动非义务教育培养机制的转变。从2000年起大中专毕业生一律不发统一的派遣证,改为就业报到证。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拓展了毕业生的出路,也为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等迫切需要人才的地方开通了渠道。现在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了交费上学、自主择业,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包培养、包分配、包当干部的体制。

——教育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五年来,全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1997年至2001年,我市市、区(县)两级政府共投入教育经费265.42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8%。2001年,全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为94.66亿元,比1997年的47.14亿元增长了100.81%。在进一步发挥政府投入主渠道作用,努力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保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同时,积极拓宽教育投资渠道,鼓励和吸引金融机构按市场运作机制介入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签订的协议贷款金额达100多个亿。进一步改革非义务教育收费办法,按照培养成本分担原则,逐步提高了非义务教育学校的收费标准,并建立起了一套教育储蓄、教育贷款、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制度,通过采取奖学金、贷款、助学金、减免学杂费、特困补助等方式,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同时,制定了非义务教育收费限额,高等学校从1996年起实现了招生并轨,高中从2000年起也取消了收费“双轨制”,进一步规范了招生收费行为。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北京市在城市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央商务区等黄金地段为高校规划了17处学生公寓用地,占地约1400亩,规划建设大学生公寓约160万平方米。近3年来,共新建大学生公寓83万平方米,新建、扩建学生食堂10万平方米,基本保证了扩招后学生住宿、就餐的需要,部分学校的学生住宿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进一步加快了高校教师住房建设,九五以来共投资建设117万平方米,其中中央高校85万平方米、地方院校32万平方米,高校教师住房紧张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加大了校园环境整治力度,仅高校比较集中的海淀区就为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投入近5亿元,目前校园及周边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现在高校后勤已全部与学校行政系统分离,多数高校建立了“小机关、大实体”或“小机关、多实体”的管理体制,后勤区域联合、行业联办、后勤托管、集中采购等改革稳步推进。高校后勤服务基本实现了从过去依靠行政拨款维持运行,向后勤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转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推进中小学生营养餐工作,2001年底全市学生营养餐日供餐量达到20多万份,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积极促进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产学研”工作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依靠自身知识、技术与智力优势,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北京市248重大工程”、“北京市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北京普通高校110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00年在全国高校企业484亿元的总收入中,北京高校占200亿元,位居第一。2001年达到280亿元,并出现了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一批全国知名的高科技企业。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围绕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广泛开展乡镇企业职工培训、下岗转岗人员培训、农村科技推广培训以及市民素质提高培训,有力地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开发。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五年来,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显著成绩,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部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明确提出了在全市工作中教育要“六个优先”和执行五项制度。同时,北京的教育始终得到了中央各部门的积极关怀指导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主要积累了以下经验:

——坚持以改革、创新促进事业的发展。改革、创新是包括教育事业在内的一切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五年来,北京教育通过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推动观念、体制、机制的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教育体制日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深入地开展,基本满足了国家和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坚持抓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北京教育的特点,是农村、城市二元结构明显,先进与相对落后并存。在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北京市注意找准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重点投入,着力攻坚。例如,北京基础教育从“九五”以来,在农村针对边远山区和半山区,在城市针对基础薄弱学校,分别实施了三年重点建设计划和改造计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坚持以“工程”项目的形式,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建设。面对北京教育发展中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北京市委、市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就坚持每年或一定的发展时期内以“工程”立项的形式,为教育办实事,解决难点问题。例如,从1991年开始,抓了教师住宅建设,先后累计新建了近500万平方米的教师住宅,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住宅难的问题;1994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后,北京市提出了“十大教育工程”;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后,又立项六个跨世纪教育重点建设工程;2002年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后,又提出新世纪首都教育创新工程等。这些工程的实施,极其有力地推动了首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坚持以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争创一流的姿态,勇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高峰。北京市委、市政府历来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设施,五年来坚持实施首都教育先导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北京要“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率先建立起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沟通、配套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率先基本实现以建立终身学习制度和进入学习化社会为主要标志的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激励和指引着北京教育系统不断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争创一流,勇攀高峰。

今后的几年是首都教育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北京教育系统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以充分满足首都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为出发点,全面实施新世纪首都教育创新工程,全面加强学校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努力为首都和全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