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1955年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
记者:在中国美术学院的发展史上,林风眠先生提出要“兼容并蓄”,潘天寿先生提倡“传统出新”,潘公凯先生则要求“两端深入”,而您的治校方针是什么?
许江:继承、借鉴、发展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化的最重要课题。我们学校始终有“兼容并蓄、中西融合”的学术胸怀,呈现出两条思想脉胳:一是强调吸收西方先进思想,以此来体现时代精神;二是重视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这两条思想脉胳互为激荡,共同构建了我院在各个历史时期教学和创作的基本格局。
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是国立艺术院,是1928年林风眠先生受蔡元培先生委托创建的。当年林先生28岁,在他周围的一批教授也都不超过30岁。他们大都从法国回来,深受蔡元培先生的影响,当时的治校方针是“兼容并蓄”,强调中西融合。后来潘天寿先生意识到中西艺术“不同质”的问题,所以他提出了“传统出新”的思想。九十年代中后期潘公凯先生任院长,他敏锐地认识到中西艺术两方面都很重要,提出“两端深入”的思想。现在,我们提倡“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治校思想,就是要强调不同文化传统的艺术应相互借鉴,和谐共处而不泯灭各自的特点。
记者:时代是发展的,艺术也是发展的,“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提法有怎样的时代背景?
许江:在绘画艺术中,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般的看法是中国画是民族的,其本身就代表民族精神。于是就有人主张在油画布上画出水墨的墨色及挥洒的效果,但是中西融合不是这么简单的,水墨画是以纸为材料,墨色以水化之,油画则是以布为材料,色彩以油调和,几十年来许多艺术家在这条路上走得并不成功。事实上,民族艺术有着比这些表面效果更为深刻的内容。比如“看”事物的方式,中西不同。黄公望画《富春山居图》连绵数百里展阅纸上,这种“饱游饫看”的方式与西方绘画特定角度“摄取”的观察方式截然不同,我们的思考方式是以生命的综合感受为主的,而西方是以分析理性为主的思维方式。“文革”后我们的美术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完成了西方近百年的变迁,但在这一吸收、借鉴过程中我们难免有生吞活剥、陷入样式化之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关键在于艺术要思考更为本源的东西,即人与世界同在的根源性问题。在这个根源性问题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传统的艺术应相互借鉴,多元互动,艺术种类没有优劣之分,只有深刻反映了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它就不会被取代。所谓“和”,是指达到一个共同的高度,“以他平他”,如五音之和声、五味之调和;“同”是指彼此相同,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面临着样式化的危机,而是面临着被虚拟化的图像湮没的危机。我到德国柏林短期工作访问,已经找不到画架了。艺术家们都干什么去了?都搞Video(录像)去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电子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艺术潮流正在勃兴。在这股潮流面前,国画、油画、雕塑等都是传统的,大有被取而代之之虞。因为虚拟图像的无限繁殖和泛滥,已经使图像成为表象,横亘在我们和世界之间,人们对事物的艺术感觉力在下降。我们该怎么办?我觉得中西传统艺术、新媒体艺术都要“和而不同”地发展。在数字潮流面前,绘画要秉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坚持自己的特色,努力攀登高峰。绘画之所以成为绘画,就在于手随心,心与物相即相融、共进共退的整体性,在于开启事实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得以开启的过程性。这是绘画永远不会被代替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在艺术发展越来越呈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已不仅仅是两端的问题,而应当是与时俱进的面对多种资源,并努力使之沟通,构建和而不同的发展构架。
记者:“多元互动,和而不同”如何在办学中体现?
许江:要体现这一点,关键是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链。首先要办好传统的优势学科,我们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级美术学重点学科,这一学科的学术核心就是中国画和书法。要树立中国画传统的高峰意识,铸造中国画艺术创造的高点,营造这一优秀创作人才的培养高地。同时,还要把传统艺术精神、传统艺术理论作为学院学术思想的核心,作为最基本的课程系统地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通过中国画、书法、中国画论等课程的传授,使蕴含其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深刻地影响和塑造学生。这是最重要的一环。
其次,要积极地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油画的形式材料是西来的,版画、雕塑的总体教学体系和大部分的语言系统也是西来的。但是经过近二百年的吸收消化,这些外来的艺术语言已经为我们所熟悉,已经与中国人的精神、中国当代的生活世界沟通。已成为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基本语言之一,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最后,我们正处在媒介图像时代,应对新媒体艺术有积极的反应。学校准备投资数百万元建设新媒体艺术创作和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摄影、录像、动画、工作站等。
这三者环环相扣,多元互动。新媒体是一块新领域,但不是简单的模仿就能搞得好,要具有深厚的文化思想内涵,要能深刻地反映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新媒体艺术才能达到一个高度。这样一个教学生态链,互动互生,共进共退,成为一个理想的结构,一个从广度到深度,从思想到实践的氤氲淳化的环境,一个塑造艺术之成境者的学术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