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食人鱼现象说起

2002-12-23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林英 我有话说

编者按 外来生物对本土生物环境的影响是环境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好的外来物种可以起到改良本土生物环境的作用,但与本土环境不相匹配、不相兼容的物种一旦进入本土环境,则有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甚至造成生物灾难。本报记者从深入了解食人鱼现象入手,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进入了深入、细致的采访,写成系列报道,从今天起陆续推出。

最近有一种鱼引起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鱼叫做食人鲳,也叫食人鱼,原产地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但是这种被称为“水中狼族”的食人鱼,最近却出现在我国广州、南宁、沈阳、成都等多个大城市的宠物市场上,成为受欢迎的宠物。在南宁、海南等地的海底世界、海洋馆等场所,也有食人鱼在展出,甚至表演如何残忍地在几分钟内把其它鱼类吃得只剩下骨架。

资料介绍,食人鱼在原产地被列入最危险的四种水族生物之首。它性格极为残暴,长着锐利的牙齿,一旦被它咬到的猎物溢出血腥,它就会疯狂无比,用其锋利的尖齿,疯狂地撕咬,直到剩下一堆骸骨为止。仅在巴西的一个州,每年会有超过1200头牛被食人鱼吃掉。它还经常攻击靠近河水的人类,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到食人鱼的攻击。

可怕的食人鱼在我国出现,很快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危险物种怎能当宠物!”

生态专家首先担心的不是人和牛被食人鱼咬伤,而是担心食人鱼一旦流入自然环境,其“嗜杀成性”的本性会对本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有关专家们指出,亚马逊河流域的气候与我国南方许多地方的气候相似,而我国各地的江河流域普遍缺少对食人鱼的自然制约因素。加之食人鱼对环境的要求比较粗放、而且繁殖速度快,一旦饲养的食人鱼失控流入某一流域达到一定的规模时,它们就会大量地“屠杀”水中其他的鱼类,对当地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的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据有关部门调查,国内市场上的食人鱼大多是由广东购进的,而且能够一次购进上千条小食人鱼,说明这种外来鱼种很可能在国内有了繁殖点。而我国检验检疫部门从未检过入境的食人鱼,国内市面上发现的食人鱼均为非法入境者。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禁止出售食人鱼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执法人员不能简单地将食人鱼没收处理掉,也没办法施以罚款等措施,只能要求市场不得出售食人鱼,水族馆加强管理,防止食人鱼流进江河,控制手段显得比较软弱。

国家环保总局自然保护司司长杨朝飞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保障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来入侵物种本身形成优势种群,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并最终导致本地物种灭绝,破坏生物多样性,使物种单一化。二是通过压迫和排斥本地物种,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国际上已经把外来物种入侵列为除栖息地破坏以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第二大因素。目前我国已经大范围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停止原始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外来入侵物种将上升为危害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外来入侵物种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目前我国大约已有37个外来入侵动物种,90个外来入侵植物种,从紫茎泽兰、水葫芦、微甘菊到松材线虫、食人鱼、牛蛙等等,外来入侵物种已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危害。

但是,我们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外来物种入侵所造成危害的严重性,或者说认识还不到位,还不够全面、科学。此次社会舆论对食人鱼进入我国的强烈关注,表明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有了提高,但更多的是食人鱼自身血腥残暴的特性带来的。实际上那些没有血腥味的外来入侵物种所造成的危害同样甚至更为严重,全面科学地认识外来物种入侵,查清、堵住外来物种入侵的渠道,建立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安全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